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深度解析5G核心网建设难点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9-10-18 09:23:00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刁兆坤 范才坤 杨丽 王振章
导读:副标题#e# 目前核心网处于架构转型和业务转型的关键期。在架构层面,NFV、CU分离、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推动核心网络架构转型,控制面进一步集中,转发面进一步下沉。在业务层面,2G/3G业务量迅速下降,4G流量、VoLTE、物联网用户数快速增长,在5G逐步商用

5G多网络融合中的数据分流机制要求用户面数据能够灵活高效地在不同接入网传输;最小化对各接入网络底层传输的影响;需要根据部署场景和性能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流层级选择,如核心网、IP或PDCP分流等。5G网络除了提供2C(公众客户)业务以外,还将要满足2B(行业用户)业务的需求。5G部署初期基于eMBB业务需求进行网络部署,满足公众宽度数据业务需求。后期mMTC及uRLLC业务需求将主要面向垂直行业、工业控制、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网络部署区域、业务感知需求都差异甚大,可能需要进行大的网络调整或增加新的载波。

针对更加精细化的业务需求,在5G网络建设中不得不引入网络切片技术。作为5G中被讨论最多的技术,网络切片对于5G的意义可谓巨大。只有理解了传统核心网的局限性,才能深刻理解网络切片技术对于5G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用户终端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加、流量的大规模增长、用户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当前的核心网EPC这种传统的集中式设计的网络架构逐渐变得难以处理越来越多样化的服务要求。其次,EPC是一种“one size fits all”的架构,这种架构是“先天不足”的。举例说明,在EPC中,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终端的移动性管理,但是并非所有的用户装置都具有移动性,比如机器对机器(M2M)类型的传感器之间的通信就不需要为其提供移动性支持,因为这些装置的地理位置几乎是不变的,而传统核心网的架构会使得原本的很多设计在面对特定用户群体的时候根本无任何用武之地。再次,传统核心网上的很多的网络元素运行于专用的硬件设备上,并且与软件元素严重耦合,这非常不利于网络可编程化。最后,由于当前移动核心网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划分并不清晰,很多用户包在从eNodeB到SGW,再到PGW的过程中会被进行很多重复处理,包处理的流程很不简约,因此其集中式架构和对软硬件要求高的特点使得其部署时间长,成本也很高。

在5G时代,移动网络服务的对象也不再是单纯的移动手机终端,而是各种类型的设备,比如平板、固定传感器、车辆等。应用场景也多样化,比如移动宽带、大规模互联网、任务关键型互联网等。需要满足的要求也多样化,比如移动性、安全性、时延性、可靠性等。这就为网络切片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在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上切分出多个逻辑网络,从而避免了为每一个服务建设一个专用的物理网络,这是非常节省成本的,未来的网络必须通过网络切片技术从“one size fits all”向“one size per service”过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