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张勇:中国正在进入“新消费时代”
张勇:三年前,马老师首次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发展到今天,“五新”已经成为了“百新”、“万新”,背后的共同点,正是各行各业都在全方位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五新”到“百新”,中国经济和消费图景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在数字化驱动和承载的新经济和新社会当中,一切都在被重新定义。无论是线上线下,我们面对的都是同一群消费者,一群被完全数字化了的消费者,线上线下是同一个世界,数字化是同一个梦想。 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社会元素未来都会变成一个数字化的ID。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长大,他们喜欢消费,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阿里巴巴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创新。 新京报:新零售之外,新制造、新技术等,阿里巴巴会在明年进一步加强吗?他们对新消费的意义是什么?会怎样组合? 张勇:今天所有客户都在讨论“全球增长看中国、中国增长看线上、线上增长看阿里”,我们要去想“如何跟客户对话”,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客户看到他没有看到的未来。基于这样的思考,从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等多个维度,寻找面向未来的增长机会。 面向未来增长,我们要真正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台优势。做平台,第一要有硬实力,对未来看得更远、看得更深,抓增量机会,才能构架面向未来的平台。第二,做平台要有利他之心。为了成就他人,帮助我们的商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是我们今天做平台需要的初心和出发点。 谈收购网易考拉:全球化是阿里长期的重要战略 新京报:阿里巴巴历史上多次将天猫和淘宝分合,这些组织架构的调整都有一定的原因。如今蒋凡统一管理这两块业务,这是基于什么考量? 张勇:淘宝天猫生态的进一步打通,正是为了共同创造新消费。淘宝天猫本质上面对的都是同一群消费者,同一批客户群体。淘宝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完整的消费生活社区,天猫则成为全球最大品牌聚集地。在阿里经济体的大生态中,淘宝天猫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新消费浪潮中,共同成为创造中国新消费新的动力之源。 我们在内部经常说,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这样的组织调整,本质上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中国的7亿消费者,更大程度激发经济体内部的活力。 新京报:对于未来,阿里巴巴会有新的收购计划补充目前的经济体吗?在你看来阿里巴巴“动物园”还需要添加什么?考拉的收购是意外惊喜,还是筹谋已久? 张勇:阿里的投资是多元化的,并非全部是收购,有大量投资是参股。但在重要的战略项目上,我们选择了收购。在我看来,如果想发生化学变化,就必须要打通血脉。我们会不断面向未来,寻找和探索更创新、更好代表和引领未来的新商业机会。 新京报:考拉的收购是意外惊喜,还是筹谋已久? 张勇:关于考拉,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热情。对阿里来讲,我们今天已经服务了中国国内七亿消费者,当然我们也在走向全球化,全球化是阿里长期的重要战略。对中国的七亿消费者来讲,我们做的事情非常直接,就是怎么样能够跟我们的商家,合作伙伴一起,把全国全世界最好的商品、最好的服务,通过这个数字化的平台能够到中国的消费者手里去,让他们能够体验和消费到。 “夜经济”背后正是新商业活力的体现 新京报:如今政府倡导夜间经济,阿里巴巴哪个经济体会承担相应的职责?会是饿了么的本地生活吗?还是会有新的成员去负责这块业务?你认为这会是另一个翻倍成长的机会吗?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