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区块链+大数据 任重而道远

发布时间:2019-01-29 09:49:00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BB财经
导读:副标题#e# 随着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块链+大数据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区块链可以解决大数据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使其为共享经济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越来越成熟的大数据迫切需要一个应用

只有通过私钥的形式,区块链中各个节点的身份信息才可以被成功获取,而且私钥还是数据拥有者才可以知道的。 即使数据已经泄露出去,但如果私钥没有被泄露的话,那些已经被泄露的数据也没有办法与节点身份进行匹配,因此,它们并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另外,区块链只能被那些计算力超过50%的黑客攻破,不仅如此,随着区块链节点的不断增多,所需的节点力也会越来越大。当节点增多到一定数量时,发动一次攻击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对于黑客而言,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由此来看,通过区块链对数据存储技术进行加密,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数据安全,从而把数据泄露的风险降到最低。

可以说,“区块链+大数据”是解决大数据风控弊端的最佳模式,同时,该模式还可以大幅度提升金融业务风控能力,从而推动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

四、用区块链解决大数据交易问题

区块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数据的交易问题。一方面,区块链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追根溯源;另一方面,区块链可以实现对静态数据的隔离验证。

1、追溯数据的源头

在数据交易的过程中,数据提供方会有这样的顾虑: 数据被发送出去以后,很可能会通过其他渠道流入二级市场,并且被转卖的次数越多,数据价值越小。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数据的可复制性和二次传播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再加上数据价值会随着传播次数的增多而不断减小,所以数据提供方根本不愿意,也害怕将数据提供出来进行交易。

简言之,数据提供方不想进行数据交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二次传播导致数据价值的不断减小。

2)为了获取原始数据全集,数据接收方会进行多次购买。

众所周知,马太效应会在数据本身的量级上展示出来,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数据溯源问题的话,数据接收方必然会分次获取数据全集,从而对数据提供方的数据交易价值产生严重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商业协议的保护下,数据虽然可以不被二次转卖,但由于举证困难,如果数据接收方违约,数据提供方根本无法追责。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现有技术不能避免数据被二次复制和转卖的情况下,让数据具备可溯源性特征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过渡手段。当出现数据接收方蓄意违约的现象时,数据提供方如果具备举证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其进行数据交易的顾虑。

一个非常有效的实现方法是通过区块链的不对称加密技术,对需要交易的数据进行签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数据交易双方针对签名算法进行协商,例如,,使用AES128。

2)数据接收方生成自己的公钥和私钥。

3)数据接收方将自己的公钥和私钥同时提供给数据提供方。

4)数据提供方使用私钥对数据关键字段进行签名。数据关键字段包括枚举类型、ID类型等。值得一提的是,数值类型应该保留明文,然后将已经签过名的数据出售给数据接收方,原始数据则由数据提供方保留。

5)数据接收方购买到加密数据以后,把自己系统内的关键数据用私钥签名进行转换,以便供数据衔接使用。

6)如果市场上出现相关出售数据,那么数据接收方可以通过公钥对数据进行验证,根据公钥和私钥的验证结果,了解数据究竟出自哪一个数据提供者。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