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独家】对话张伟:从VST到CIBN微视听 痛并快乐着

发布时间:2017-02-08 11:47:53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流媒体网】消息:中国的大视频领域,大概有两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一个是属于PC互联网的2006-2008年,几百个视频网站涌出,然而最终当年的老大老二优酷土豆出人意表的合并了;一个是属于OTT的2012-2014年,许多聚合APP涌向大屏,然后迎来了广电总

  关于营收,KK透露,目前公司已经盈亏平衡,2017年应该会有盈余。当然,整个投入也会大,2017年“挣到钱一定会投出去。”主要会投在用户这一块,会去更多地争取用户,然后做好用户服务、用户互动。据他介绍,互动一方面会做一些线下的影视或者体育相关的活动,让用户去参与和感知;另一方面从整个产品的设计上,用户互动也要做起来,比如说竞猜,让用户感觉更贴近;另外一方面的支出,可能跟终端厂商多做一些活动。

  OTT用户统计谜题

  被问及当下OTT用户数统计乱象,KK认为,第三方数据公司相对比较好的统计方式是用MAC地址来统计。但现状确实是每一家有自己不同的统计维度,比如CIBN微视听是按“点击进入软件且点播行为”的维度来统计DAU,而腾讯爱奇艺都是inside策略,是把内容给到合作方,只要是他的影片被调起就算,统计的是 VV量。从电视机维度去统计相对来讲准确一些,因为最终一定要通过一个终端显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企业都在进军终端,电视机搞得如火如荼、亏本去卖。所以“终端OS这个统计维度相对来说稍微准确一些,第三方的数据统计,更多的是以MAC地址与终端激活来做。。”

  虽然有不同的统计维度,但无论从哪个维度,都可以看出2016年OTTTV这一块增发展很快,因为无论是智能终端在电视机领域的占比还是内容方的VV量,增长幅度都非常大。

  谈及CIBN微视听的用户覆盖,KK说是面向所有的视频用户这一端,家庭用户这一端,相对来说覆盖面比较广,年龄跨度甚至是5岁到60岁都会有。但是之后会去做一个细分,首页里面也经常会定期做一些专题,60后、70后、80后、90后都会有。智能推荐是个趋势,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给他推荐,只不过整个难度会比今日头条这种要更大一些,因为OTT这个领域的受众是家庭用户,坐在一块看,收集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比较难,比如放暑假有可能看的都是少儿节目,但是一开学之后可能换成老人,因为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人。所以“有时候说DAU的时候,资本市场上面会说其实你这个数据应该乘以三。”

  2017年最重要的还是用户规模用户体验

  KK说,商业模式会慢慢去摸索,但是互联网的玩法肯定是拿到一定的用户。

  比如,2017年,微视听要做体育、教育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其重点并非为了开发更多的商业模式,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细分人群。。新开拓的东西,在最初可以设计商业模式,但是刚开始启动的时候不要商业气氛过浓,用户会有抵触。“做互联网的,用户就是一切。”KK说一直对员工强调,用户一定是基础,吃这碗饭是用户给的,不是合作伙伴、投资方给的,有了用户合作伙伴才愿意找你,投资方才愿意支持你。所以2017年最重要的还是——用户规模,用户体验。

  KK坦言,实际上最早的时候没有很长远的规划,用户要看一些东西,VST有这个技术,就把东西拿到然后展现给用户,商业模式这些东西都没想,但真正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要想整个公司能够做多大,员工的成长空间有多大,用户能不能够长期、持续的去用,慢慢的会倒逼你去想这些东西。不合规是不可能去做大的,那个时候虽然得到了一批用户,但其实持续性并不能保证,只有合乎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能够光明正大去获取用户,去给他提供很长远的服务。那个时候就算用户给钱也不敢收,因为自己心里都没底。现在不一样,原来相当于从别人家拿东西,现在是从自己家厨房拿东西,还是能做得一手好菜。

【独家】对话张伟:从VST到CIBN微视听 痛并快乐着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