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直播行业投几百万像“喝水”风停了,将有一大批平台“渴死”
早在2014年开始接触短视频,后来又开始直播的栗子,现在每逢大型直播都要带上自己的“百宝箱”。“如今的直播不仅要颜值高,去一些大型活动,直播前还要准备移动电源、wifi、自拍杆、补光灯;直播过程中要和粉丝互动、回答问题;直播后还要学会总结”。栗子显然已经嗅到了直播行业的变化。 主播宁宁还提到,有时候接到年度盛典要连续直播几个小时,很多主播生病打点滴也还在坚持直播,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对于普通主播来说,靠直播赚钱并不容易。某直播平台负责人张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女网红、三四线女演员、模特这部分在主播中仅占2%~5%比例的群体,分走了80%~90%的收入;剩下的则是在某领域拥有一技之长、具有个人标签的个性主播及一些业余的“素人”直播。 多位主播告诉记者,难以依靠直播打赏支撑生活。主播李萌也称,平时只是通过直播赚点零花钱。此外,李萌由于对平台分成模式的不满,前前后后换了6、7个平台。 张晓表示,主播收入并非如外界传言轻易过万,更多的收入数据来源于平台头部主播,行业水平实质上参差不齐。 对于行业内的诸多现象和从业者的不满,齐齐直播平台运营管理者史贺楠则颇为乐观。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2016年的变革,由于平台和主播相辅相成,各大平台的“分成”模式也将规范完善,高质量的主播势必得到高收益。 转型艰难:网红变身明星没那么简单 除了收入参差不齐,主播的个人发展生涯还面临着多重挑战。 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像Papi酱一样的头牌网红少之又少,90%的网红未能实现变现。而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电商直播”也是连接受众和网红,使得网红获取更多收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电商红人产业产值为580亿元。 如今的栗子也乐于在直播平台售卖商品,她认为这能拉近观众距离,也有助于理解产品。 同时,有主播称希望通过直播这种方式拥有参与网络电影、进军影视圈的机会。这一市场需求和汪海滨的设想十分契合。资深互联网视频直播行业人士、齐聚科技CEO汪海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把旗下的一些直播平台打造成线上电影厂,把平台上具有才艺和颜值的主播输送给网络电影,为网红变身明星打造一条便捷的上升通道。 不过,张晓认为直播平台仅是提供给主播一个被看到的“窗口”,最终能不能进入青睐的圈子,还取决于行业和社会的统一标准。 直播洗牌进入下半场 平台倒下“冷冻”资本 2016年,视频直播进入红海,出现近千家直播公司同时涌现的壮观场面。2017年伊始,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闭,一时间,关于直播行业的死亡潮来临之说甚嚣尘上。 TMT领域知名研究人士布娜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播平台内容空洞、同质化严重,已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在经历狂热过后,鉴于直播平台的运维成本非常高,引流也会越来越困难。 不过,垂直类平台则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呱呱财经直播平台负责人李磊表示,未来更加细分的垂直直播平台可能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多平台“倒下”行业加速洗牌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