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我又不是贾跃亭 造车是为格力转型
短板互补 董明珠坚决入局新能源汽车,其实包含着格力自身的天花板问题。 董明珠曾在 10 月 28 日股东大会上对投资者表示:“真正的投资者,一定会举双手赞成(收购珠海银隆),要站起来赞成。不收购,马上下面就遇到短板,智能家电怎么办?所有生活电器连起来之后跟城市电网联通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在这。” 最近五年,格力电器营收增长率从37.3%、19.9%下滑至16.6%, 2015 年更是直接下跌28.2%,总营收跌破千亿,格力整体股价也呈上行乏力之势。董明珠自己也承认,格力已经触到了天花板。 同为“家电三巨头”的海尔、美的、格力,前两者早已开启转型之路。 张瑞敏主导下的海尔,坚定走向全球化道路,转型互联网企业。早早实现改制的民营企业美的集团,则选择押注智能制造。 2016 年 5 月,美的以每股 115 欧元,共计约 300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要约收购欧洲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库卡。 而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单一空调业务增长逐渐见顶的格力集团,将最大转型筹码放在了新能源汽车上。 9 月 19 日,广汽集团公告称,公司于 9 月 18 日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领域开展合作。加上此前阿里与上汽集团联合打造“互联网汽车”,李彦宏的Apollo无人驾驶计划,汽车行业内的竞争已然如火如荼。 另一面,即使格力具备了珠海银隆在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但后者在整车制造经验上非常薄弱,汽车生产线也不够完善。也是因此,董明珠将目光锁定一汽夏利。夏利造车多年,具备成熟技术和人员,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早日量产。而此时恰逢抄底夏利好时机。 一位北汽内部人士对雷锋网表示,夏利自从倒下后便再也没起来过。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