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摄像头背后的“灰产”:个人影像随意买卖,隐私何在?
发布时间:2017-10-22 08:19:26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懂懂笔记
导读:副标题#e# 智能摄像头走进家庭早已经不是新闻,不少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都会安装上这个小管家一般的“电子眼”。然而就在智能摄像头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时,却有一波“灰产”也在蠢蠢欲动——有人做着智能摄像头的生意,也有人做着破解智能摄像头的生意。 有
当然,复杂的安全密码能够令智能摄像头难以破解,增加“灰产们”破解的成本和门槛。所以做足以上两条之后,使用者还需要定期修改摄像头所在环境的一系列密码,包括登录客户端、协议密码,甚至WIFI密码等,以确保数据隐私的安全可靠。 最后,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尽管 2017 年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若干治理个人隐私泄露的相关法规,但是个人(机构)信息外泄的灰色链条环节很多,仅仅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难度不小。 作为老生常谈的互联网隐私安全问题,的确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方面,我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方便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市场呼吁加强监管、建立行业标准、规范相关安全技术保障,进一步杜绝隐私泄露的隐患,重塑消费者的信心。 不过了解得越多,檀敏或许真的是有些怕了,他说:“昨天我把摄像头拆了,别回头我在看家里的时候,别人在看着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