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两极战争
此外,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也成为国内移动支付走出去的另一诱因。近年来,出国旅游成为一部分国内消费者休闲度假的新选择,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今年仅在黄金周期间,国内出境游就超过 600 万人次,连续四年蝉联全球出境游人数第一。 从数据能够看出,出境游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群体,而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还带动了国人海外购物的旅游消费。韩国济州岛的免税店就因为每年大量的中国游客而早早地接入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日前,法国“老佛爷”百货公司也宣布将在境内分店逐步推广微信支付。 海外商家和移动支付平台的双重推动,确保了国内消费者所到之处都能够使用国内的移动支付方式。这对支付平台来说是业务的拓展,对国内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便利。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与懂懂笔记交流过程时,总结了移动支付出海的两个主要原因:“支付是消费的一个环节,消费出海在先,支付出海才有根基,这应该算内因。除此之外,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初定,增长空间受限,布局海外市场便有了战略突围的意义,这应该算外因。” 可以说,移动支付在海外市场的广阔前景,促使移动支付这块蛋糕的争夺战再次升级。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支付平台发出预警,越是剑拔弩张的争夺,越要避免盲目,所选择开通的国家和地区一定要具备相匹配的移动支付水平,否则只有开通数量对于平台来说并无用处。 生态闭环 是全业态竞争的增强剂 需要强调的是,在支付宝和财付通在国内以及国外暗自较劲的同时,它们也在通过投资积极布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动支付事业。 目前,蚂蚁金服与印尼媒体巨头Emtek合作在境内推出数字支付服务;腾讯领投了印度即时通信应用Hike,并在其平台上推出移动支付功能。国内的移动支付巨头,已经将战火从国内烧至东南亚。 之所以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竞争如此激烈,究其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 第一,支付本来就是一门大生意。支付首先能够获取的就是用户流量,这就形成了金融业务的天然资源,依此衍生出来的金融业务也就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支付属于金融行业各业态的基础设施,承担着账户搭建和流量入口的功能,某种程度上,支付的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全业态竞争的前站。”薛洪言告诉懂懂笔记。 举个例子,支付宝 2004 年上线之后,通过便捷的支付以及自家电商的唯一交易通道,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迅速奠定了其国内移动支付的市场地位。随着支付宝注册用户的增多以及用户粘性的增强,相关的金融业务比如余额宝也成了国内消费者新的理财方式,上线初期凭借高于银行的年化率成功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当然,这两年余额宝的年化相对于其他理财平台的优势越来越小,用户也存在流失现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