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十八年:李彦宏的身心进退
所以整个的规律是谁也逃不脱的,那么 AI 时代来了以后,仍然会是这个规律。但是我们做的事情,这个开放的事情只是会加速这件事情的发生。原本这个公司干三年才会死,结果干了三个月就死了。但是早死早托生,早点去干那些有意义的事儿,完全没有必要去重复造轮子。 所以去年 4 月份我们开始宣布 Apollo 计划,可以开放出来,我们百度做了四年的技术可以拿出来,大家都来用。这个时候我们做过的事情,大家没有必要再做一遍了,我们拿出来开放的、免费的,而且所有的代码你都看得见的,爱怎么改怎么改、爱怎么用怎么用,这多好,有什么必要再去重新做一遍这个事儿。 这样的开放是可以使得整个产业更快地往前走,也许有一批公司因为这个东西活不下去了,但是更多的公司,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去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一些别人替代不了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开放平台,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度秘还是什么其他的基础机器学习、AI 的技术,我们都觉得开放会推动整个产业更健康的、更快速的往前发展。 张鹏:所以更像是一个从百度的视角来去看的一种思维方式,最终是要从一个产业的进展层面推进这个事儿。 李彦宏:是的,而且过去做这些事情,我觉得也是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在业界大家还是非常认可的。包括像 Apollo 的开放,一开始,其实内部还是有一些担心,说我们一旦开放,原来跟我们一起合作的车厂什么的,会觉得很失落。本来只有他能够拿到百度的技术,结果你一开放所有人都能拿到。 但是当我们宣布,当我们跟这些合作伙伴进行沟通的时候,他们也很高兴,他们觉得这个事情就算定了,百度是一直会朝着这条路走下去的,所以我跟你走我心里放心。你不会过两天说这个东西不好玩,我不玩了。原来人家还是说有这点担心。 而且虽然我们是开放,毕竟最懂这些自动驾驶技术的这些人,还都在百度。他们跟我们一起合作,还是会获得一些别人不能够及时获得的这些技术的 Know How,或者是产业的经验,或者是走过的道路上学到的东西,他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不完全能够从公开场合得到的东西。 所以总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给这些合作伙伴带来价值。而它的影响力又非常大,因为一说大家都知道。原来你不开放的时候,刚才咱们在台下谈到 CES,去年百度也去 CES 参展,我们也有一个自动驾驶的展台,但是当时影响力说实话不是那么大,就是因为人家觉得你有自动驾驶,别人也有自动驾驶。 张鹏:我就知道你要说 Apollo,看我猜的多准,我们正好说到这个。这个本身就是我想问的一个话题,今年的 CES 上 Apollo 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你怎么感觉? 李彦宏: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就是开放,一年前我们在 CES 的时候,人家觉得,你只是一个新的竞争者,你还不是排第一的,所以没有那么多人关注。到今年 1 月份,我们到 CES 的时候,大多数人觉得这是的合作伙伴,他们做得好,我就做得好,大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Apollo 开放的时候,半年的时间赢得了 90 多家合作伙伴(中国、外国都有)。CES 期间的一天我们做了一个直播,在北京百度大厦周围,让这些车开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凌晨 6 点多钟,在大厦有一个车队,有小面包车、越野车,各种各样的车型,其中有一些车里面没有方向盘、驾驶位的,真的是开了一圈。据说现场的老外都是特别特别兴奋。也许他们一开始还觉得,你这是不是做秀,事先录好的,后来看到了直播的人直打结巴,寒风当中冻的哆哆嗦嗦的,他觉得特别有真实感,而且也很有气势,有那么多人在关心这件事情,有那么多人愿意跟你一起往前走,这又使得我们往前走的动力变得比以前大了很多。 原来反正我做失败了,就是我的一个项目,现在我做失败了,有那么多的合作伙伴,人家的未来就没有了,这也使得我们必须得持续不断地投入,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我也非常相信,一个开放的平台,一定会战胜一个封闭的平台,这在历史上是无数次都被人证明了的。那么多人希望你好,你一定会是最好的。 30 岁的科技主义者向哪儿去?张鹏:刚才说了很多公司的事,每年来到我们极客公园的大会的都是很多极客们跟很多科技主义者们,做一些深入的交流。我觉得也挺感慨的,刚才咱俩在那还聊,8 年前,参加我们大会的人,在今天再来的时候,都已经带着孩子来了。 李彦宏:大家都在长大。 张鹏:30 岁的技术产品人,心态有时候会很复杂。我不知道在百度内部,这些人随着这么多年的几波浪潮的增长,在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什么样的考验,心态又该是什么样的? 李彦宏:确实是,大家都在成长吧,刚刚毕业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觉得特别新鲜,敢闯,对于年轻人需求的把握都特别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多了一些沉稳,你做事情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出问题了,但是对年轻人的理解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也许就逐步地开始拉开。 我觉得真正干事的最好年龄,其实还真是 30 岁左右。他既有一定的经验,不会把很多事情干砸,但是又有足够的精力,有闯劲,能够把这个事执行出来。再年轻的人很可能太没有经历过事情,很多事情他可能想的是错的或者说是即使想对的话,也有可能扛不过去。 年龄再大,可能在精力、体力这些方面有一些挑战。所以不同年龄的人要干不同的事,20 岁干 20 岁的事,30 岁干 30 岁的事,40 岁、50 岁大家各司其职,各自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能够做出来一些事情。 但是,也不要完全被这些东西所束缚,其实你看乔布斯做出 iPhone 的时候,他已经 50 多岁了,你能说他没有创造力吗?他其实是非常有创造力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