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IPO背后:小米生态链光环是解药也可能是桎梏
2014 年下半年,在小米手环热销之后,华米科技迅速成立了北京公司,补齐了整个媒体PR团队和会展营销团队,一年多时间将北京公司扩充到了 100 多人。“你得想,虽然看起来你很强,但是有很多东西都是小米帮你的。渠道、PR、甚至供应链,都是小米帮你的。那你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不应该赶紧趁最好的时候补齐吗?那时候人最希望加入你。” 黄汪在 2016 年声称的3- 5 年内IPO的计划也提前到了 2018 年进行。 不过华米科技在自有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精力投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小米产品的发布节奏。 自 2017 年 2 月推出小米体脂秤之后,华米科技连续推出了多款自有品牌的手环、手表等产品,并在可穿戴产品之外开始涉足更多品类,比如 2017 年投资了深圳云顶科技,推出了名为欧可林(Oclean)的电动牙刷,甚至还发布了一款运动速干T恤。这与小米生态链的思路有着几分相似。 在自有品牌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华米在 2017 年推出的小米产品屈指可数。更需要注意的是,新浪科技根据IDC报告整理的数据来看,小米可穿戴产品出货量在 2017 年的增长率水平大幅下降,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甚至出现了同比下滑的危险信号。 华米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面临的风险信息中表示, 2017 年 10 月华米与小米签订了商业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将于 2020 年 10 月到期,而小米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提前终止协议:1)如果华米未能在小米和华米共同同意的时间期限内向市场交付产品,或者产品未能满足小米的要求;2)华米产品的退货率连续 3 个月达到2%或更高,或者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大规模的产品召回;3)任何一年小米可穿戴产品的销售同比下降20%或更高,或是连续两年未能实现至少20%的同比增长率。 小米生态链体系将迎新考验 实际上,华米科技与小米生态链之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 以 2016 年 8 月挂牌新三板的小米生态链企业青米科技为例,其 2015 年获得小米投资,主要负责小米插线板、USB电源适配器等产品的设计生产。 2015 年 3 月,青米科技与小米生态链推出了历时 15 个月联手打造的首款产品——小米插线板,定价 49 元。同年米粉节首发销售当天便售出24. 7 万只,随后不到 3 个月销量破 100 万支,推出两年之后,总销量达到了 750 万只。 在实现销量大涨的同时,青米科技也逐渐意识到在品牌和渠道上对小米的依赖过于严重。 2016 年,青米科技开始推出自有品牌的青米插线板和USB适配器等产品,同时在小米之外开拓拓展客户,降低对小米的依赖; 2017 年 5 月,青米科技还收购了从事插座生产和销售的天津突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一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承接了突破电气的销售渠道,比如线下的沃尔玛、欧尚等商超卖场,京东、天猫、淘宝的线上渠道,以及经销商渠道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