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快播王欣都要做区块链,蚂蚁金服为什么不碰ICO?
BAT、蚂蚁金服如此谨慎不难理解,在当前的环境下,区块链技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借助于巨头的背书来做坏事。在实际行动上,蚂蚁金服等最具代表性的区块链技术玩家,也从未向数字货币、ICO迈出半步,这体现出科技巨头的担当和不炒作不跟风的技术价值观。 区块链普及的关键是杀手级应用 一些巨头在两三年前就推出了区块链开放平台,不过,这几年区块链还是显得“虚火旺盛”,没有让人真正感受到其技术魅力的杀手级应用。事实上,每一个新技术都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最初一出现各界会高估其短期影响,却会低估其长期影响,如云计算,刚出来得到很多关注,不过行业和用户感受不到云计算的价值,在一些人怀疑云计算是不是虚幻的泡沫时,终于有巨头如Amazon站出来,推动企业上云,今天云计算已是互联网基础设施。 区块链目前就处于一个人人都谈区块链,却无法感知其实际技术魅力的阶段,正是因为此,做出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就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各种场景的探索。 目前的探索比较有意思,一大波玩家在做共享计算,区块链应用到带宽共享做CDN;BAT都在做区块链+云计算的开放平台,主要面向金融行业做尝试。而在所有玩家中,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思路更加特别。一方面,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巨头,但区块链技术落地不仅限于金融,而是应用到公益、互助保险、商品正品溯源等对人类有价值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它没有像腾讯、百度那样先做开放平台,而是先落地到应用场景,形成样本效应后才考虑开放,毕竟自己还没玩转,合作伙伴连区块链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开放也没意义。 蚂蚁金服区块链应用的一个典型场景是商品正品溯源,瞄准进口奶粉等假货集中的领域,在去年 11 月上线了区块链溯源产品,实现了澳洲、新西兰 26 大品牌奶粉的区块链溯源落地,如雅培、爱他美、惠氏、贝拉米等品牌全部上链,用户可以通过扫码获得每一罐奶粉的生产、海关质检、中国仓库存储等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有着公正、独立、不可抵赖的特性。这个应用即将应用到被假货问题困扰的茅台,最终有望复制到食品、奢侈品、艺术品等等领域。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