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半个月超40家平台"爆雷" P2P行业发生了什么事

发布时间:2018-07-19 03:09:00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P2P“雷暴”) 【P2P“雷暴”】 金融监管风暴未平息,P2P平台“雷“声已此起彼伏。 在这轮雷暴中,浮出水面的不仅仅是逾期、自融、假标、恶意逃废债等以往司空见惯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条以自融方式收购网贷平台随后脱手的黑色产业链,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多个爆雷平台并不鲜见,银票网等爆雷平台都曾出现类似现象。平台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曾借用平台员工或亲戚好友的身份证注册大量“壳公司”进行财务包装,虚构贸易合同或应收账款债券进行自融。如今平台爆雷,这些假标纷纷浮出水面。

一位P2P平台负责人看来,这背后折射出爆雷平台风控缺失:一是平台风控部门未能对这些壳公司进行全面尽职****,没有认真辨别借款标的“真伪”;二是由平台内部员工或实控人亲朋好友设立的公司进行借款,理应列入平台关联交易并向出借人进行风险提示,但由于目前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部分平台趁机浑水摸鱼。

这位P2P平台负责人透露,辨别一个平台是否存在投放假标“自融”,并非难事,主要看其发布的借款标的是否主要由内部员工、亲朋好友等设立,或由管理人员通过批量采购“壳公司”(通常企业相关工商注册信息高度类似)发起。

赵诚认为,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平台创始人一味追求规模效应与资本运作获利,不顾风控与挤兑风险。

虚构借款标的

“当时创始人借口为员工办理团体险福利,让我们将身份证借给他几天,基于信任关系,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借了。”赵诚说。如今他得知,在办理团体险期间,创始人借机注册了数十家壳公司。由于公司注册采取认缴制,他们自称对此并不知情。

但其中并非没有疑点,赵诚回忆说,每当平台集中发行动辄上百万元额度的高利借款项目时,创始人都会找各种理由向他们再借身份证。

“现在回想起来,创始人有可能多次拿着这些身份证给壳公司大幅提高注册资本,并虚构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债权,美化财务数据,最终让这些借款标的顺利通过平台风控,实现自融。”赵诚认为。

而风控部门负责人的说辞是,这些借款标的都由创始人直接拿过来要求迅速发行借款,且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债权资料一应俱全,不便多问。该负责人还宣称,除了平台几位高层人员知道这些壳公司的真实状况,风控部门几乎都对此不知情。

“风控总监承认,其实他们的风控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因为平台创始人拿来的借款标的,几乎没人否决。”赵诚直言。据他初步估算,当前平台约有10多位中层管理人员被挪用身份证注册了借款公司,合计身背约3000万元“债务”。

“目前我们只能先向****部门报案,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赵诚表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