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你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我就给你豆瓣一星好评

发布时间:2019-02-14 14:38:10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虎嗅网(北京)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打一星者,虽远必诛) 文/mrpuppybunny 你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我就给你豆瓣一星好评。 《流浪地球》拥趸与豆瓣的决裂,比《流浪地球》科幻,比现实魔幻。 有人说,因为一部电影就上纲上线,非蠢即坏。《战狼2》之后,相似的情节又发

公众号“枪稿”则认为:“在齐声赞美《流浪地球》的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以检索恶评并加以批斗为职责的红卫兵。上至权威媒体,下到私人公号,媒体和宣发的日趋同化,,让中国电影批评仿佛只允许有一种声音。只有‘正确’,没有理性,这就像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根本上是按照‘虽远必诛’的逻辑进行普及的,只是为了激发‘战狼情绪’和民族主义狂热”,“和《战狼2》相似的是,很多人也被感动,然而这感动的原因并不是来自电影剧作本身的感染力,而是一种荣誉感,是那种中国式集体主义所常年灌输的东西”。

隐藏在价值观对峙背后的,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和现象——

否定我的五星好评=拿我的真情实感喂了狗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给豆瓣刷低分的人不会因为为其他电影打分急眼?

这里提供两个思路:

  • 和同类平台比,猫眼的评分普遍偏高。比如《流浪地球》在猫眼的评分高达9.3,《战狼2》高达9.7。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对豆瓣的“着急上火”,其实还是对其权威性的认可。

  • 和非同类打分平台比(比如大众点评、淘宝京东),因为被评价的对象背后映射的内容不同,相比餐厅、酒吧、商城或生活用品等等,豆瓣汇集的是人们对于影视文学作品的评价,它体现了个人爱好,以及个人品味和价值取向,是带有个体情感的、主观的“内容产品”。当《流浪地球》中的好评被否定时,就相当于否定了一个人心中的“佳作”,等于否定了他/她的价值观,换句不好听的话,这是“拿我的真情实感喂了狗”。

为什么是豆瓣,为什么老是豆瓣?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老是豆瓣?

“碰瓷豆瓣”已经成为这一两年来中国电影圈形成的一股“风气”。从毕志飞到《战狼2》,总有一些群体以各种理由甩锅豆瓣。对豆瓣的声讨也非常有规律性,是以一种政治运动的口吻进行讨伐攻击。

而此次《流浪地球》粉丝大战豆瓣的内核,其实是大众趣味和豆瓣主流用户的价值观冲突。

这虽然不是豆瓣第一次激怒大众,但却再一次揭示了豆瓣长此以往“脱离群众、脱离大众趣味”的状态。豆瓣用户的普遍观影品味让许多人,或者说大众审美遭到鄙视,这一点早在《战狼2》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观察者网发表的《<流浪地球>意外成了中国崛起的试金石》就写道:“在以‘豆瓣’为代表的社区,一批疑似具有某种应激创伤障碍的群体,以近似集体无意识的方式,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站在西方教科书的立场上,以近似原教旨主义的虔诚和狂热,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不允许、不可以、不要想;现实中不能做,电影中不能拍,科幻里不要想。‘想都不要想’‘想都不应该想’,就是这批回答的基本共性。”

它甚至还给批评者打了一个标签,称《流浪地球》的批判者相当程度上严格的扮演着原著中叛军的角色。

而实际上,由于豆瓣的“用户画像”比较特殊,可以说,他们绝非大多数,这意味着,这种用户画像并不能代表中国普遍观众的欣赏水平、品味和观影感受,更无法代表某个影视作品的精准受众的审美趣味。

在多年的发展中,豆瓣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用户群体,这与涵盖尽可能多的群体样本有直接冲突。这就造成了一种既尴尬又难以改变的现状:人们依赖豆瓣,但不同意就与之对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