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理解负载均衡
这是为了让实际服务器不要去寻找其他拥有这个IP别名的服务器,在实际服务器中运行: ![]() 另外还要防止实际服务器响应来自网络中针对IP别名的ARP广播,为此还要执行:
配置完了就可以使用ipvsadm配置LVS-DR集群了
-g 就意味着使用直接路由的方式转发数据包 LVS-DR 相较于LVS-NAT的最大优势在于LVS-DR不受调度器宽带的限制,例如假设三台服务器在WAN交换机出口宽带都限制为10Mbps,只要对于连接调度器和两台实际服务器的LAN交换机没有限速,那么,使用LVS-DR理论上可以达到20Mbps的最大出口宽带,因为它的实际服务器的响应数据包可以不经过调度器而直接发往用户端啊,所以它与调度器的出口宽带没有关系,只能自身的有关系。而如果使用LVS-NAT,集群只能最大使用10Mbps的宽带。所以,越是响应数据包远远超过请求数据包的服务,就越应该降低调度器转移请求的开销,也就越能提高整体的扩展能力,最终也就越依赖于WAN出口宽带。 总的来说,LVS-DR适合搭建可扩展的负载均衡系统,不论是Web服务器还是文件服务器,以及视频服务器,它都拥有出色的性能。前提是你必须为实际器购买一系列的合法IP地址。 六、IP隧道(LVS-TUN) 基于IP隧道的请求转发机制:将调度器收到的IP数据包封装在一个新的IP数据包中,转交给实际服务器,然后实际服务器的响应数据包可以直接到达用户端。目前Linux大多支持,可以用LVS来实现,称为LVS-TUN,与LVS-DR不同的是,实际服务器可以和调度器不在同一个WANt网段,调度器通过IP隧道技术来转发请求到实际服务器,所以实际服务器也必须拥有合法的IP地址。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