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商业模式里的真相与谎言
事实上,在 Android 发展历程里,Google 从未让这个系统脱离出自己的控制。 科技媒体 Ars Techinca 在一篇长文里,列举了 Google 在过去十年如何一步步揭开「Android 开源免费」的真实面目。 Google 在操作系统之外,又开发一系列属于 Google 的移动应用,比如音乐(如今叫 Google Play Music)、键盘、相机以及短信息服务,这些所谓「Google 原生应用」底层都由 Google Play 服务驱动,在功能和体验上都远远超过「Android 原生应用」。的确,任何厂商都可以不经许可就使用 Android 系统,但绝大多数厂商不具备进一步优化 Android 应用的能力,如果要引进 Google 原生应用,那么必须得到 Google 许可才能使用。 严格控制 Android,终成摇钱树 某种意义上说,Android 这个系统类似于一个毛坯房,但 Google 指定自己唯一物业服务商,厂商能做的,要么撸起袖子自己重新开发系统应用,比如三星,基本上开发了一圈系统应用,但对绝大多数厂商来说,只能将 Google 引入自己的硬件里。 为了应对 Android 的各种分支,Google 在各个 Android 版本里强化 Google Play Serive 的功能,Arts 的文章中写道:
Ars 也进一步谈到了 Google 对「不听话」的开发者的惩罚:
这种惩罚和压力,也让 Android 开源分支几乎不可能运作下去,除了亚马逊这样级别的公司还在异常艰辛地维护一个分支之外,越来越多的开源分支陷入停顿,或者开始与各大手机硬件厂商合作,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Ars 将 Android 的开放描述为一个种「look but don't touch」的开放,或者中文理解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开放,厂商当然还可以拿来使用,但 Google 牢牢掌控着你使用 Android 的不同方式,你所能做的,除了臣服于 Google 设置的行为模式,别无他法。 2018 年 7 月,欧盟向 Google 开出一笔高达 50 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其理由主要包括两点:
Google CEO 皮查伊的官方回应中,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是对 Android 商业模式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