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大溃败,如何“捕猎”90后、00后?
但在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王翀看来,这些中国品牌确实在快速发展,毕竟只要是年轻人都追求个性;但不能武断地认为中国潮牌已经超越了国外潮牌,只是,这些品牌的崛起确实给了中国品牌、小众品牌新的机会。她还指出,“快时尚”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之前是大家扩张太快,现在可能会有一波优胜劣汰。 在服装行业从事市场工作八年、接近李宁公司的一位资深人士也透露,中国李宁是在自然引流的状态下火起来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她看来,李宁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顺势而为”做了一些努力。比如,设计的衣服有些复古又有点潮,能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另外,年轻人对国家认同感很高,所以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也让产品在这个圈层越来越受欢迎。 “说潮牌崛起还为时过早。” 程伟雄在谈到当下“快时尚”大洗牌、国货走红时表示,“潮只是阶段性的时尚风口而已,无法成为主流,只是在同质化的快时尚品牌中多出一道佳肴而已。” 《2018服装消费人群洞察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爱美、爱社交的30岁以下职场男女,是快时尚的主力消费人群。也就是说,“快时尚”品牌要挣的是90后、千禧一代的钱。
程伟雄分析认为,这个年龄消费群体独生子女居多,60后、70后家长创造的物质财富让这个用户群体衣食无忧,他们对于生活场景的需求随着新技术带来的体验场景而改变,具有消费不确定性、对品牌偏好没有持久性、容易受热点影响等特点。 而据王翀透露,在被问及一般会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时尚、奢侈品潮流等品牌相关的知识时,超过50%的受访者均选择了社交媒体,这个数字超过了官方公众号、电商平台和品牌线下门店等。 《白皮书》数据显示,偶像明星、KOL这类知名人士对“快时尚”消费者的影响力表现得尤为突出,前者带货能力强,后者推荐商品更易被信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