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盗刷调查:商户资质审核成摆设?
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认为,聚合支付公司本身并不具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职能,只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通道来开展支付业务。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具有对商户的审核义务。因此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商户使用的支付通道,也就是商户编码中的一个字段(用于区分使用的不同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追责。 黄大智认为,如果遇到违法违规,要具体分析。他分析称,这涉及行业监管难题。这个链条上有三个角色:聚合支付、支付机构和银行。其中,聚合支付厂商把这个流程接下来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结算时要走收单行,这就涉及收单业务是谁做的,是支付机构还是银行。聚合支付机构有配合调查的责任,找到商户的资质、开户时提交的资料、日常交易等。 拉卡拉、京东金融、富友等持股聚合支付机构 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聚合支付机构“承担”起了商户审核的工作?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聚合支付机构之间是否存在利润分成,这是否是促进它们积极介入这一环节的原因? 新京报记者通过“钱方好近”的客服了解到,目前扫码的费率是0.38%,也就是说,一笔100元的交易,钱方好近就有0.38元的费率。 一位支付机构内部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聚合支付机构之间)的确存在(利润分成),业内称之为“分润”,但行业没有一个大致比例范围,都是双方自己谈的。黄大智介绍,比如,正常情况下,收单机构给商户的费率是千分之六、千分之七,那么可能中间会有一部分给到聚合支付厂商,一般就是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可能比这个还要低,后者可获得的就是这部分价差,相对利润很少。不过,随着收款金额的增加,利润也是相应增加的。 上述人士还提醒,需要警惕聚合支付机构二清和跑路的问题。“近年出现过一批聚合支付厂商跑路问题,有的聚合支付厂商违规二清,截留了资金,带着这笔钱跑路了。” 除了费率、分润的“诱惑”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聚合支付合作有深层的原因。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给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双方的投融资背后有着重要补缺逻辑:对第四方机构而言,第三方机构能够带来稳定的支付通道。而对第三方机构而言,2018年以前,支付机构之间的直连没有合规背书,要想通过服务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巨头来分羹移动支付的红利,投资聚合服务商是布局聚合业态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