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爽的架构三架马车
希望在这里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了,怎么来划分服务怎么划分三个层次的服务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必要的事情,在服务划分之后最好有一个明确的文档来描述每一个服务的职责,这样我们在无需阅读API的情况下可以大概定位到业务所在的服务,整个复杂的系统就变得很直白了。 每一个服务对接的底层数据表是独立的没有交叉关联的,也就是数据结构是不直接对外的,需要使用其他服务的数据一定通过访问接口进行。好处也就是面向对象设计中封装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我的数据我做主,我想怎么搞外面管不着,在重构或是做一些高层次技术架构(比如异地多活)的时候,没有底层数据被依赖,这太重要了。当然,坏处或是麻烦的地方就是跨服务的调用使得数据操作无法在一个数据库事务中完成,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是因为我们这种拆分方式并不会让粒度太细,大部分的业务逻辑是在一个业务服务里完成的,二是后面会提到跨服务的调用不管是通过MQ进行的还是直接调用进行的,都会有补偿来实现最终一致性。 考虑到跨机器跨进程调用服务稳定性方面的显著差异。在方法内部进行方法调用,我们需要考虑调用出现异常的情况,但是几乎不需要考虑超时的情况,几乎不需要考虑请求丢失的情况,几乎不需要考虑重复调用的情况,对于远程服务调用,这些点都需要去重点考虑,否则系统整体就是基本可用,测试环境不出问题,但是到了线上问题百出的状态。这就要求对于每一个服务的提供和调用多问几个上面的问题,细细考虑到因为网络问题方法没有执行多次执行或部分执行的情况: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