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万字工作论文: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一些学者对ICO 进行了实证分析。Benedetti 和Kostovetsky (2018) 分析了2017 年以来4003 家已执行或已计划的ICO 项目(共融资120 亿美元),发现了显著的ICO 折价现象,从ICO 到相关Token 开始交易(平均间隔16 天),投资者的平均回报是179%。在Token 开始交易的头30 天,买入并持有策略平均能产生48%的超额回报率。Momtaz (2018)分析了2015 年8 月-2018 年4 月的2131个ICO 项目,发现在加密货币交易所挂牌首日,Token 的收益率平均为8.2%,相对加密货币市场整体的超额收益率为6.8%。用挂牌首日收益率和ICO 融资规模等作为ICO 成功程度的指标发现,ICO 项目团队的质量越高,ICO 越容易成功;ICO 的目标越远大,ICO 越容易失败;行业负面事件(比如黑客攻击和监管行动)对ICO 市场影响很大。 (四)区块链的治理功能 区块链能支持一些有别于传统的治理机制。比如,对分布式自治组织,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存在代表股东权益的股票,但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赋予某些Token 以收益权和治理权,其中收益权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实现,治理权通过参与治理投票来实现。这类股权型Token 还可以兼具功能属性,代表是一些加密货币交易所发行的所谓平台币。平台币持有者可以用平台币向加密货币交易所支付交易费用,有时还能享受打折的交易费用。平台币给予其持有者通过投票参与加密货币交易所治理的权利。加密货币交易所承诺定期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回购平台币并销毁。股权型Token 与公司股票有显著差异。 但区块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治理短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