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涉传销的云集赴美上市!社交电商创业除了“拉人头”还有啥?
然而网上不少创业项目,对于那些资金不足的草根创业者来说,可谓是遥不可及。而社交电商这种分销模式,只需要通过注册或缴纳一定的费用,即可成为店主,随之发展下线获取佣金的利诱方式,极大地刺激了不少草根创业者实现暴富的心理。 每一个人头便是自己实现暴富的机会,这也促使不让创业者成为店主后,纷纷发力发展下线。这种低门槛又快速的赚钱方式,让分销逐渐成为很多创业者们的选择。 当然,像分销这类社交电商,除了很容易触碰到“传销”雷区外,还会面临着以下问题: 1、品控问题 除了会员分销制存在隐患,平台本身在品控、供应链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分销平台基本和不少国内外上百家品牌供应商达成授权合作,但其中也不乏那些来源不明的商品在浑水摸鱼。 尽管平台会给出相应的“正品保证”的承诺,但依然无法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2、转型风险 付费会员在社交电商分销类平台中既是资产,也是报复,由于这种拉人头的分销模式,很容易触碰到红线,一直备受非议。 社交电商的本质是通过人际关系传播,行程社交裂变,而分销类会员电商需要提高用户的购买频次,以此来增加用户粘性。 像云集这类平台尽管切断了两级以上会员间的层级关系,但缴纳会费也很容易踩雷。 3、难以长期维持 社交电商平台意味地靠着分销模式运营,很难长久。拉人头的模式本身就有很明显的获利属性,刺激用户一味地发展线下,若不重视供应链、产品品质,所有人都成为店主,最终商品也会无处可销。 拉人头赚钱只是一时的,不得不承认短期内能够获得巨大利益,但很难长久维持下去。分销并不是社交电商唯一的出路。 对于创业者来说,加入分销模式的社交电商,也会面临两难问题:若做多层分销,尽管能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若做一级分销,增长速度又会不尽人意。 当然,社交电商也不仅仅只有“分销”。根据《2018年度中国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社交电商模式分为以下四大类模式,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分销外,还有: 1、拼购模式 2、社区模式 3、SAAS工具模式 每一个社交电商模式都涌现出了不少创业公司,例如拼购模式当属拼多多、贝贝拼团等;SAAS工具模式有有赞、微盟等;社区模式以小红书年糕妈妈为首。 拼购模式 拼多多在商业模式上没有太大新意,主要靠着人群裂变的方式来迅速普及拼团网购,受到不少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用户的青睐,其中中老年人尤甚。 尽管拼多多也成功上市,但也逃不了毁誉参半的命运,该模式最大弊端在于产品质量和供应链问题。 由于拼团是让用户以极低的价格喊上亲朋好友一起获取低价产品,产品质量问题就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但人们更多也是希望能够买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拼团平台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这类平台的诟病。 而拼团模式,需要背靠巨大的免费流量池,目前市场上不少拼团平台依靠的是微信和小程序红利,此外,对运营和产品供应链要求也比较好,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很难做起来。 社区模式 社区模式主要是讲一群志同道合的用户聚集在一起,立足于共同兴趣聚合一起形成一个电商社区。针对用户的共同痛点和生活场景来输入对用户有益的内容,激发大家进行互动和传播美以此完成裂变转化。 社区模式的社交电商由于用户价值观相近,忠诚度较高,也有利于开展一系列营销工作。 但这类社交电商模式对运营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拥有高水平的内容输入能力,能够将大V、网红、明星、KOL集合在一起,并且拥有较强的选品能力。 因此,这类模式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一是产品范围较广,产品良莠不齐,很难把控产品品质。例如小红书也存在着产品真伪的现象。 SAAS工具模式 像拼多多、云集这类依赖于微信生态,形成了自己的社交电商模式,对于一些缺乏入局社交电商的开发经验和营销经验的传统企业来说,市场也因此催生了相关第三方服务商。 这些第三方平台属于为用户提供小程序开发、技术服务等一站式电商运营服务的供应商,其中包括有赞和微盟。 二者都借助于微信生态为商家提供SaaS和PaaS服务。其中微盟还推出了自己的渠道代理模式。 与微盟不同的是,有赞除了为商家提供服务,它也开展自己的电商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有赞和微商都获得了腾讯的投资,这也意味着腾讯进一步布局智慧零售业务。 而SAAS工具模式主要依靠市场需求,并且拥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对于创业者来说,不仅入局门槛高,更注重“用户体验”。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