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暗藏代收验证码服务 被用作APP虚假注册、诈骗
以恶意注册行为为核心,上游有提供手机卡号的号商,他们通过包括物联网卡、个别虚拟运营商流出的非实名号、黑产人员与个别运营商工作人员勾结流出的非实名号,以及其他非实名白号和虚假实名号,提供给下游用于注册信息;提供短信验证码或语音验证码的接码平台,提供图像和滑块验证码的打码平台,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和企业注册信息的“料商”,这些人分别提供了资源用于作为注册信息和身份绑定信息,供应注册行为人进行注册行为。在注册行为完成后,号商会进行养号从而提升号码的价格和防止被安全措施封禁,并最终提供给下游,用于多种下游黑灰产业。 下游的黑灰产业,首先就是用于诈骗等犯罪场景。例如上文提到杀猪盘、美女诈骗、荐股类诈骗等,这些账号显然不是真实身份注册的。此外,恶意账号还可能被黑产人士用于薅羊毛,刷粉、刷量和刷单炒信等虚假流量行为,广告营销,其他违法或灰色行为。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羊毛党”已经形成了组织化程度极高的黑灰产组织。上到BAT,下到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只要举办市场活动,都可能面临“羊毛党”的巨大威胁。 专家:需要对监管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 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显示,2016年至2018年,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主要利用的虚拟犯罪工具为微信、QQ、支付宝等,占比分别为42.21%、35.23%、15.28%。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案件在全部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占比逐年快速提高,到2017年已有赶超QQ之势。微信的普及使其成为2018年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使用较为频繁的工具。 报告还指出,被告人在实施网络诈骗案件时,以冒充他人身份来欺骗受害者的案件占比最高,约占31.52%。 平台加强监管被认为是斩断黑产利益链的重要方式之一。“弱监管是很多平台存在的问题,这让他们(黑产从业者)能够直接在上面去发布广告,联系客户。通过设置关键词等方式来加强信息审核或许不失为改善这个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一位黑产研究人士称。 有律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平台监管缺位为不法分子留下了空间,严格落实实名制度有利于减少信息泄露事件发生。” 多名专家表示,要打击这类黑产,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打掉其产业链上游的恶意注册工具提供商。 早在2016年9月,工信部、银监会、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对电话实名制落实提出了明确时间表,同时对电信运营商开卡给予了数量限制。据媒体报道,参与侦破当时最大验证码平台“爱码”案的沈勇认为,这将从根本上遏制此类平台(即接码平台)的发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