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Bose QuietComfort2头戴式以及三星大器III的价格是多少
QuietComfort系列是Bose耳机中的主动降噪系列,目前销售的型号是QuietComfort3和QuietComfort15(一般简写为QC3和QC15),我们今天评测的这款是较老的型号QC2,而QC15基本是来自于QC2的改进型号,而QC3则是尺寸更小的压耳头戴设计与QC2有较大区别。Bose的主动降噪耳机可能是商务人士使用最多的降噪耳机,即便是在最近的世界杯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球员从大巴车上下来使用的Bose的QC降噪耳机,还有一部分球员使用的头戴耳机则是去年才冒出来的美国Monster耳机(Monster的录音师一款也带主动降噪功能),对于长时间的旅行来说主动降噪耳机的确有其独特的一块应用市场。 在之前我们发布的Bose QC2图集中大家也许可以看到这款耳机外观谈不上精致,主要是银色耳罩外侧的一面显得漆面不够讲究,但按照Bose的粉丝的话说“Bose从不以外观精致见长……”。的确,按照美国产品传统风格来说,这的确是个特点,也是个问题。这里先说一点题外话,关于Bose的假货。不知道什么原因,Bose耳机的假货在这两年突然增多,从耳塞的INEAR到头戴压耳的ONEAR甚至降噪系列,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QC2只需要300元左右,我们听过INEAR和ONEAR的假货,虽然只卖100多元,但表现难以令人满意,完全没有必要尝试。而Bose耳机不注重外观细节的问题,也许是被假货利用的一个原因吧。 回到Bose QC2这款耳机,这款耳机虽然是头戴式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到它的耳罩还可以100%的将耳朵包住,但其尺寸相对而言并不算大,整个耳机重量较轻,耳机单元部分采用了很大的斜面可以让耳朵舒适的包在里面,为了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耳罩的海面相对较厚一些,使用了舒适度不错的皮质材料,但夏天使用仍还是比较热的。这种较大空间的包耳设计与主动降噪有一定的关系,而这种严密的包耳即便是在被动降噪上也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这在Bose官方介绍中,也是被提出的。 据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目前Bose的主动降噪耳机使用自己独立专利技术,与我们看到的SONY和日系产品可能均不太会来自于Bose的技术,而之前233621耳机评测中谈到的Phitek公司的方案可能更多的被第三方品牌使用《冠旭电子(GS)233621 主动降噪耳机H500测评 》[作者:赵宇为 ] 。在降噪耳机设计中,据说耳机的外形和整个降噪方案调试紧密相关,一套技术如果改变耳罩整个包耳的环境,整个降噪系统要重新设计,因此降噪耳机也很少看到外形会有很多花样,因为设计公司不愿意去花这个调试的成本。 Bose的主动降噪的拾音麦克风安放在耳机外表面,直接拾取耳机外的噪音,而Phitek的方案的麦克风是拾取耳罩内的噪音信号,据说在内部的拾取可以提高运动时降噪信号的处理能力,但这方面效果我们目前没有明显感觉到差异,之后有更多产品时我们会进行对比。Bose QC2的耳机单元上有一个奇怪的设计,我们目前没有找到资料说明这一设计的原因,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单元正面正好走过一段很宽的排线,这段排线是一段很硬的线不会轻易震动,但这段排线的宽度几乎达到了振膜的直径宽度,完全在正面遮住振膜,一定会影响到听感,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有什么特别意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