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疫情过后 会带来怎样的结构性变化和机会

发布时间:2020-03-09 13:36:10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新型冠状病毒袭扰全球,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虽然目前就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众说纷纭,因为截止我落笔之前零号病人依然没有找到。近来,有太多文章在阐述疫情对经济、疫情对行业、疫情对市场等方面的影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和行业,你生病,去看医生,医生是提供服务的供给侧,但是你的需求(吃药,检查)确是由医生做主。我们的体制机制如果是让医生去创收,那么过度治疗,过度用药就是必然结果。虽然国家也做过”取消医药加成“包括”药品的招标采购“等推动性政策,但是这些举措却是单项政策,医院仍然是在逐利创收的老路上。医药加成取消了,药相对便宜了,但是检查费,治疗等其他费用上升了,看病贵,看病难依然毫无改变,医疗必须要回到公益性机制上去。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上,医疗必然会回到公益的机制上,一旦回到公益机制上,必然会从治病转到防病为重点上,因为治病赚钱,防病不一定赚钱。80年代农村改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国家财政税收大幅下降,所以医院迫于无奈,必须通过创收来发放医护人员工资以及维持医院的运转。这个创收机制,尤其关系到人民健康,医疗保障的组织进行创收机制运转显然是不对的,所以这只是短期政策。医疗卫生的市场化,严重削弱了我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003非典疫情演变成了一场社会危机集中暴露了当时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和医疗市场化的弊端。国家意识到,如果我们只关注经济发展,忽略公共卫生与医疗,可能一场疫情就会让曾经所有的辉煌化为无有。所以六年后,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中国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2019年12月,武汉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8日初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至此新型肺炎疫情正式开始!又一次挑战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医疗系统市场化、逐利化的弊端与不合理,同时我们的经济和财政已经允许继续进一步深化新医改,允许发展”健康中国战略“。从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全民健康文化等层面进行改革。所以我们企业家应该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机会,当然就是”健康中国战略“周边产业入手。以上关于医改的内容,是我在《疫情期间,企业家和创业者应该思考的内容》文章中阐述过的,只是当时发文的时候,《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还没有正式发布,当时只是预测,所以直接应用,再次重申而已。

最近短短20天内,中央密集开会,除了疫情,还部署了同一件事情——“新基建”。其高频率可谓十分罕见。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这次会议关于基建的措辞,连用了两个“加快”。“新基建”的受重视程度,让各路人马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近期,中央还曾召开3次有关“新基建”的会议:

2月23日,中央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生物医药、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简单来说,“新基建”就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领域全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有些还是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哪怕现在不干,将来总有一天还是得干。

此次“新基建”包含7大领域:

1.特高压;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3.5G基站建设;

4.大数据中心;

5.人工智能;

6.工业互联网;

7.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新技术发展 └New Technology┐

上文提到的,七大领域,皆为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企业能力和企业优势自行介入或周边衍生。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