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节点的需求分析和核心技术研究
在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三大运营商提出了OTII 项目,这可以认为是一种边缘服务器的尝试。此前,一般的思路是让边缘机房的环境适配现有的标准服务器设备,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满足服务器的承重、配电以及湿度、温度等环境要求,需要在边缘机房的改造上下很大的成本。因此,OTII 项目换了一个思路,研发具有边缘特色的服务器设备,来适配现有的机房。目前OTII 服务器在中国电信已经得到了少量的应用部署。 02、边云协同 边缘节点为用户提供就近的边缘计算服务,但是边缘计算节点并不是数据孤岛,边缘节点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需要和远端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通过边缘和数据中心的互动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业务服务。 边云协同的主要作用和价值,首先是实现多边缘节点的负荷分担和智能调度。基于不同的边缘节点的资源占用,流量大小,健康状态来做更加全局和高效的智能调度。其次是提供全局的业务整合能力,满足应用快速移动业务的应用需求。例如:车联网应用中,如果仅仅了解一个边缘节点覆盖范围的交通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往往在长途驾驶中需要了解全路径的交通信息,以规划更好的交通线路。这些都需要全局的数据信息,需要数据中心针对多个边缘的节点的信息做汇总,做中心统一的智能规划。再次,助力AI 和大数据业务后台实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业务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运算,边缘提取出的有价值信息,都需要同步到数据中心进行更加深入的模型训练。 03、边边协同 边缘节点除了和中心节点需要做数据交互之外,边缘和边缘之间的数据交互也是非常必要的,边缘和边缘协同有效帮助用户解决在不同的边缘之间的流畅切换,例如:用户在高速移动(驾车或者高铁等)场景使用边缘计算业务,需要能快速在不同的边缘节点之间的做状态信息的同步,以保证用户业务不受边缘节点切换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边缘节点之间的网络架构将会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方面。以CDN 为例,传统的CDN接入方式一般是CDN 边缘pop 接入城域网,CDN骨干POP 点、省级CDN 内容中心和CDN 省级管理中心接入省会节点IDC,省会IDC 连接骨干网。在边边协同的场景下,需要CDN 之间进行更短路径的连接,这对于未来的网络架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存在问题分析 边缘节点规模虽小,但数量多,总量大,物理分散,我国基础运营商、IDC 服务商、设备厂商等纷纷开始布局,但在其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01、技术碎片化和发展不确定性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