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杯飞出“黑天鹅” 瑞幸22亿造假迷局
一位美股市场投资人对记者称,瑞幸涉嫌造假金额太大,目前已经被多家律所起诉,如果继续瞒下去,被查出来面临的处罚可能更严重,这相当于丢卒保军的行为,COO个人承认造假,是否牵连到其他高管要看有没有证据判定。 “瑞幸之所以能够管理得如此细致,是因为数据的颗粒度更细。而数据的颗粒度更细是因为瑞幸的中台和仓储物流供应商的数据是对接的,瑞幸每天下多少订单,仓储公司每天发货发多少,发了什么规格,分别发了多少,这些全由系统实时传输数据,而不是Excel(电子表格)或者纸质表单。”《瑞幸闪电战》一书中称。 与瑞幸大部分高管一样,刘剑此前也是神州租车的团队一员。2008年至2015年,刘剑先后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2015年至2018年担任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资料显示,刘剑并非瑞幸股东,但拥有47408股期权,期权行权价格为0.1美元,行权期限为10年,平均每年大概有4740股期权可以行权。 瑞幸咖啡与神州租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瑞幸咖啡的董事长大股东为陆正耀,而陆正耀为神州租车董事局主席,在瑞幸的持股比例达到23.94%,其夫妇对神州租车的持股比例则达到29.76%,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钱治亚,是原神州租车、神州优车两家上市公司的COO。 受瑞幸股价暴跌影响,神州租车3日早盘大幅下跌,截至发稿,该股在港交所停牌,暂停交易。停牌前该股跌54.4%,盘中一度跌超70%,股价一度跌至1.2港元,市值蒸发超50亿港元。 “铁三角” 瑞幸咖啡一度是资本市场上的明星标的,其完成3轮累计5.5亿美元融资。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宣布获得2亿美元A轮融资;2018年12月,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2019年四月,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 广为流传的神州系“铁三角”,即神州系创始人陆正耀、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组成。黎辉和刘二海连续加注了瑞幸咖啡的A轮和B轮融资,后者估值抬高至22亿美元。A轮中出现的君联资本,是刘二海的前东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据传是大钲资本的LP;B轮中出现的中金公司,则跟黎辉的前东家摩根士丹利,一起出现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荐商的名单里。在瑞幸咖啡上市时,刘二海曾称,有人说瑞幸搞小圈子,都是朋友圈投资,为什么没有其他机构投资。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认为A轮首先就不存在这个可能性,我们几家额度都不够,自然不会再考虑外面的机构。B轮融资时也没有放出多少额度,大家很快就分完了。 今年1月8日,大钲资本还曾减持3840万股,对于这一举动,官方当时称,瑞幸咖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虽略微减持,仍是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股东,持续看好长期发展前景。眼下,大钲资本的持股比例从最初的14.06%下降至8.59%。除了大钲资本外,一季度减持瑞幸咖啡的还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旗下的GICPTE,减持409万股。 尽管持续亏损,瑞幸咖啡的高管从未透露出对公司持续亏损的担忧。在2019年1月3日的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CMO杨飞回应称,“用适度的补贴获取这一年的市场规模和速度是非常值得的。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持续补贴,3到5年内长期坚持。”对于盈利时间表,他表示,“现在不考虑这个问题,3-5年之后再说吧。” 甚至在瑞幸咖啡上市之初,华尔街诸多投行认为这家公司前景光明。摩根士丹利称瑞幸的股票“质量好、价格实惠”。其预计,在“门店扩张、强劲的客户增长”和“购买频率增加”的推动下,瑞幸2018年至2021年的销售额将增长30倍,对瑞幸的评级为持股观望,给出了21美元的目标价。瑞士信贷表示,瑞幸自主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在成本和客户参与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推动了中国大众市场的咖啡消费”,对瑞幸的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为24美元。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