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核心业务上云 "生而逢时"的QingStor NeonSAN“遍地开花”
“青云QingCloud有一套成熟的帮助行业客户实现业务上云的方法论。我们从开始获取需求、引入利益相关者、了解环境的约束(原来环境是怎样的,会有哪些约束条件)、测算数据库的负载,调整迁移策略,后期还需要设计多年的规划,高可用和灾备,最终我们还会对整套系统做监控和调优。”郑子尘说。 比如,青云QingCloud帮助某保险集团打造了核心业务存储引擎。该保险集团在2015年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互联网业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通过两年的运营,其业务容量增长62倍,IT基础架构虚拟资源集群达到百倍的增长。核心数据库的规模增长非常快,原来的架构显然不适合继续使用。 于是,青云QingCloud为其设计了新的业务逻辑架构。郑子尘介绍说,所有的业务都是由通用x86服务器构成的。在存储层,用了全闪配置的QingStor NeonSAN作为底层存储节点,构建整套业务系统的存储服务集群。 经过实测,对比传统架构,新的业务架构在运行准备金取数,如退保保单、再报数据分出保费等比较复杂的SQL时,业务能力比原先提升30-40%,业务系统复杂分析的执行效率上提升了100%多。日常的跑批,单应用场景下从2小时缩短到1小时,多应用负载场景下从2小时缩短到50分钟。这要归功于QingStor NeonSAN,它对存储性能的提升有目共睹。 该客户原先采用的高成本数据库一体机,现在完全被x86计算和存储替代。整体业务系统效率提升了100%。在运维层面的改造周期可以从月缩短到天,因为是横向扩容的架构,只需要增加存储节点就可以线性提升其容量和性能,这是传统存储完全做不到的。 在能源行业,青云QingCloud帮助某省国电实现了ERP云化迁移,将其整个架构升级从小型机迁移到通用x86开放平台。由云平台承载业务的中间件,对于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来说,通过云平台的自动运维能力,持续运营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多个维度的指标提升达到10倍以上,并且成本大幅度降低,这都得益于将原有的专有平台迁移至通用平台。 除了ERP及核心数据库,QingStor NeonSAN还能承载哪些核心业务呢?在华润创业案例中,青云QingCloud帮助其实现了核心业务上云及应用级灾备。大量企业的ERP、Oracle RAC需要实现云化、移动化的升级,同时保障核心业务的高可用和性能,还要满足未来创新业务的存储需求。 郑子尘说,华润创业过去一直在使用青云QingCloud云平台。此次升级,我们的主要工作:一是平滑扩展,原有私有云平台无需做任何改造,直接把QingStor NeonSAN分布式集群接入就可以,然后做Oracle RAC业务改造工作。在此过程中仅仅涉及数据迁移,业务环境不需要改造。 在完成整个业务迁移之后,华润创业还构建了应用级容灾架构。华润创业有生产中心、灾备中心,希望业务可以持续性运营。青云QingCloud在客户的生产中心、灾备中心分别建立了两个Zone(区域),由Global(全局)做统一管理。通过资源编排,将主区的业务架构快速复制到备区,同时管理数据会进行自动同步。在核心业务部分,利用QingStor NeonSAN异步复制机制完成数据同步,通过异步复制网关将两边的数据进行同步,同时在云平台上结合QingStor NeonSAN提供灾备演练、切换、回切等功能,实现整个灾备的统一管理,也实现了华润创业应用级容灾的架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