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下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思考
二是平台建用需再强化。平台“建”“用”相辅相成,“建”是为了“用”,“用”既验证“建”又推动“建”。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过去热衷于建平台、堆功能,但从用户的角度看,平台建得不够实、用得不够深。社会上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也基本停留在智能化改造、“工业淘宝”等浅层次。通过这次疫情,人们对工业互联网有了许多新认识新体验,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三是互联互通需再用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300多个,各自在擅长的生产环节、领域、行业、区域内开展探索实践,在应对疫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平台间缺乏有效协同,“孤岛”现象不容忽视。 四是数据共享需再加强。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可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产。防疫抗疫中,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供保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为落实供需精准对接及资源调配提供了基础支撑。但疫情结束后平台各方是否还有数据资源共享的行动意愿,有待进一步观察。 五是生态建设需再强化。能否构建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关系,形成稳定有序循环的生态圈,是影响工业互联网成败的重要因素。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始终重视信任机制、利益机制建设,持续把各方面关系维护好。 六是商业模式需再优化。商业模式被誉为“商业的本质”,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目前工业互联网企业要么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商业模式,要么还需要在更宏大的网络及市场空间继续完善并深入探求构建商业模式。 3.社会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有着新期待。 数字经济时代,一切可数字化的事物将获得互联,数据、资源实现自由流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创造出许多商机。这次防疫抗疫斗争也告诉大家,我们处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前夜,数字经济时代也是“云经济”时代,“云”已实实在在走进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据摩根士丹利公司最新调查显示,疫情将促使下一阶段的产业更重视数字基建,即云服务、IoT、远程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认为,“在高强度抗疫的状态下复工复产、创新发展,全球的经济社会、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产业格局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甚至我们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事实就是如此,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突破及融合发展,不仅为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机遇,也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新希望。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变革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很可能成为工业互联网爆发的重要节点”,以云端在线工作方式取代传统的面对面工作方式,以智能化生产线取代大批量手工生产方式将会快速实现。 三、把握后疫情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