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于快递柜的顺丰其实很“幸福”
总结来看,顺丰无疑是想通过价格战 + 智能柜的方式,通过烧钱来赢得电商快递的胜利。这是一项极难完成的任务,虽然顺丰通过转嫁成本,让自己的单票收入跌破了 20 元,但 " 通达系 " 单票只有 5 元不到,对客户的吸引力依旧有限。更尴尬的是,顺丰的战线还没有完整铺开,同行的丰巢就已经亏不起了。 从去年 10 月份开始,丰巢就一直尝试着从用户端收取费用,虽然当时试水的只是打赏服务,但瞬间就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弹。虽说丰巢后来澄清,打赏功能只是自愿,但其财政状况正一步步恶化,光是 2020 年一季度,丰巢就又亏损了 2.5 亿元,亏损迫使丰巢必须寻找获利方法。从丰巢目前的回应来看,这一次它不打算对用户进行让步。 在锋科技(id:feng_keji)看来,相较于闹得沸沸扬扬的丰巢的收费风波,一直沉默的 " 通达系 " 或许才是最痛苦的那一方。 其实细究丰巢的发家史,它和 " 通达系 "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顺丰牵头成立丰巢的初期,中通、申通、韵达都有参股,但到了 2018 年就纷纷退出,转入了阿里的菜鸟网络之下。阿里带来的流量自然可观,但顺丰并不想成为阿里的附庸。 在搭上阿里这趟快车后," 通达系 " 都迎来了高速增长,2019 年,韵达的业务单量突破 100 亿,成为继中通之后的第二大快递公司;圆通业务量增长了 40%,申通也有着 30% 的业务量增长。 " 通达系 " 业务量高速上涨的背后,却是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以这几年增长最快的韵达为例,2019 年韵达预计总营收 346 亿元,同比增长 150%;但营业利润为 36.6 亿元,同比只增长 1.07%;净利润为 26.6 亿元,更是减少了 1.57%。业务营收翻倍的现状下,利润的停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