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基建”浪潮上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下)
图形衬底技术:对复合缓冲层进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做图形化刻蚀孔形、柱形、条形的一种或多种,并周期性排列,图形由窗口区域和台面区域组成,图形深度小于复合缓冲层厚度,外延生长GaN时,气体原子在台面上反应成核,衬底上被可使的部分即窗口区域,不易成核,膜层沿垂直台面方向生长,在纵向生长的同时也进行横向生长,随着厚膜的生长,相邻台面的横向生长区域可以达到合并,当横向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氮化镓外延层便能覆盖整个缓冲层表面。图形衬底技术利用纵向生长和横向生长的合并,可以降低或抑制位错在氮化镓外延层的延伸,从而提高氮化镓外延层的晶体质量。 设计 在硅基芯片中,EDA工具随着摩尔定律一起发展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和极为复杂的一套设计工具。由于CMOS器件工艺标准化程度极高,EDA工具更加侧重电路级的仿真。 在GaN和SiC芯片领域,设计和仿真更偏重器件级,以及更类似简单硅基模拟电路,核心原因是: GaN和SiC的材料特性主要体现在器件层面,包括对MOSFET、HEMT等器件结构设计的优化。 GaN和SiC芯片的主要使用场景,包括RF和Power,都是模拟芯片场景。 GaN和SiC发展较晚,且长期以来器件的进展比较缓慢,目前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 以GaN射频为例: 无源电路主要用ANSYS的HFSS,Integrand公司旗下的EMX,是德科技旗下的ADS Momentum等仿真工具。 有源电路通常采用Foundry提供的有源器件model,因为有源电路的仿真准确度较低。 器件物理级别的仿真,最常用的是Synopsis旗下的Sentaurus,包括器件仿真、制程仿真等功能非常完善。此外,Comsol也是一个优秀的仿真工具。但这些仿真基本上只能模拟直流特性。 器件的高频特性,或者说高频model,一般都是依赖设计者自己画测试结构,实际测试并提取参数,这样最准确。仿真一般只能模拟单个特征频率或者截止频率。 行业领先的GaN/SiC公司如Infineon、Qorvo、GaN Systems、Modelithics也都在积极开发自己的设计工具和模型库。 制造 GaN和SiC芯片的制造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制造过程与硅基芯片类似,都需要复杂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和流程,基本上每一类工艺都对应一种专用的半导体芯片设备,在微米和纳米尺度进行制造。 芯片制造环节最重要的是产品良率、生产效率、稳定性。由于处理的材料不同和结构不同,制造设备之间也无法通用。因此,GaN器件、SiC器件都必须建立独立专用的制造产线。 半导体芯片主要制造工艺及对应设备(1/2) *:核心工艺和设备 半导体芯片主要制造工艺及对应设备(2/2) *:核心工艺和设备 光刻(Photo Lithography)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