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智能穿戴“玩具化”,但消费者还是会为小米手环买单

发布时间:2020-06-17 03:22:14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日前,经过蹩脚主持的冗长尬聊,小米手环5走向台前,整场线上发布最大的亮点除了新手环五彩斑斓的颜色外,就是把之前小米手表上的压力管理功能引入到了手环上,还加入了女性健康模式,当然还有低价,普通版和NFC版本相差40元。 小米手环自2014年7

第一个问题在于大量的智能穿戴都依赖蓝牙手机才能实现数据的上载下载,只有少量旗舰设备才带有esim功能,这里产生的问题就在是“如果我带了手机,为什么要把手机的某系功能强行转移到手环(手表)上呢?”,唯一的理由就是智能穿戴独有的健康传感器。

但是大部分产品本身的价格限制,让传感器的信息采集能力十分有限,这也是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健康管理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而从来没有使用过智能穿戴设备的用户的态度,对当前智能穿戴与手机的关系则有更清晰的展示。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从没有使用过智能手环(手表)的人群中,78%的人认为是因为“手机功能已经足够”,60.98%的人群认为手环(手表)的功能没有吸引力,甚至认为“使用不方便”的比例都有36.59%。

智能穿戴“玩具化”,但消费者还是会为小米手环买单

问题:您从未使用过智能手环(手表)的原因是?

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即使是200元的手环对于他们都没有体验的价值。

就是因为除了健康功能之外的功能都被手机覆盖,而健康功能又没有穿透力。

智能穿戴设备更像一个尝鲜的玩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经过多年的迭代,其功能也并未出现革新性的进步,让智能穿戴的产品形态进入一个原地踏步的境遇。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智能穿戴设备正在陷入“彭罗斯悖论”的主要原因。

品牌溢价的高级玩具打不穿传统行业护城河

品牌溢价较高的智能穿戴设备,基本被苹果、三星和华为三家垄断,不过从市场表现上看,除了先天自带高大上光环品牌溢价的苹果,三星和华为两家多多少少有点被淹没在小米七彩手环汪洋大海中的意思。

东兴证券研究所的报告在总结智能手表演进过程时候认为,2018年以后“智能手表系统相关APP+数据服务商业模式形成,相关产品被消费级市场接受”,这也明显是研究机构写报告编故事过度的后遗症。

智能穿戴“玩具化”,但消费者还是会为小米手环买单

数据服务的商业模式前景并不明朗,问题出在两端。

产品端,我们已经确定目前的智能穿戴具有玩具属性,既然是玩具,就没有人会严肃对待,除了卖玩具的人。

调查结果显示有44.44%的用户从来没有使用过自己手环(手表)的NFC功能,50%以上的用户佩戴时间在10小时以下,睡觉就会摘掉。

看起来卖的很多,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没手机和电脑那么重要。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