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被曝已出狱 他曾三度登上胡润百富榜首富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由于电器不愁卖,当时许多商家都借机抬价,但黄氏兄弟选择了“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黄后来回忆说,其实用这个办法,也是被逼的,当时的电器行许多还是国营,实力、渠道都比他们强,“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坊间一直传言,黄光裕早期想的办法,在从老家广东通过海外走私货源,这一说法未曾得到证实。 小小的国美电器就这样开起来了,黄光裕当时一定不会想到,这将会是决定他人生成败的一次创业。而在经营这家小店时,黄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经商天分和眼光也开始显现。1991年,黄利用《北京晚报》中缝广告打出“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他们销售的电器实时价格,这个策略后来成功让国美在北京家喻户晓,因为当时几乎没有其他电器行打广告,在那个时代人的观念里,“卖不出去的东西,才需要打广告”。 超越时代的眼光帮助黄光裕迅速获得了成功。到1992年,国美已经是珠市口最大的民营电器行,黄光裕此时又想出了开连锁店的方式进行扩张。转年,他们在北京就拿下了五六家连锁店,“国美电器”自此诞生。 也是在那一年,1985年一起离开汕头的黄氏兄弟,因为经营理念不合分家了。黄光裕分到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现金。那一年,他才24岁。 黄从商履历中第二次改变他事业的选择,发生在1996年,那段时前,长虹、海尔等国产品牌崛起,黄敏锐判断自主品牌未来可能将占据中国主要的电器零售市场,且相较进口商品成本低廉,于是他一夜间将当时国美在北京的十多家店全换上了国产品牌。这种产品思路一直持续到国美帝国的构建,国产、合资品牌一直占国美销售商品的90%以上。 对敏锐的商业嗅觉,对机会的把握,以及敢为人先的决断。你不得不承认黄光裕是一个商业天才。还不到30岁的黄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天赋平步青云。1999年国美走出北京,第一个进军的城市是天津,近一年就开店五家,后来逐渐走向全国,到2004年鼎盛时,他掌握着全国超过200家卖场。 不过,精明的黄光裕也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初,国美王府井商场开业,这是家拥有3000平米营业面积的大殿,黄对此倾注了许多精力,除了精美的装修外,仅开业前的广告宣传就花费了100万。但黄对地段和人气的执迷最终毁了这里,国美王府井房租过高,成本居高不下,周边交通堵塞,货车经常无法按时进出,种种尴尬下,迫使黄提前终止了合同,狼狈撤出王府井。 王府井的失败在当年就引出了出黄为人的另一面,他总喜欢自己做决断,不善于相信并依赖别人的意见。国美鼎盛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频繁的人事调整,机构改革几乎每半年就要来一次。企业的中高层是黄一个人就可以随意任免的位置,从二级公司到三级公司,每一个总经理都由他亲自任命。 黄曾说“对于每一个我看重的人,我都会调他到我的身边工作一段时间,可以互相熟悉”,但这句话的背后却也可能意味着在人事方面无休止的试探。黄光裕早年的司机张志铭最具代表性。黄初期看他踏实肯干,日渐“委以重任”,后来还与黄的妹妹黄燕虹结了婚。有一段时间,张甚至被看做国美的二号人物,但他的职务却一直忽上忽下,以至于当时有媒体评论"他的名字比他在国美的职位更便于记忆。" 黄的性格在他的企业里种下了不安的种子,但在当时,这些并未影响国美一往无前。2004年,国美以借壳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黄的的个人资产也在那年突破百亿,年仅35岁便问鼎中国首富。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