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陈山枝:打造“5G+车联网”中国模式!

发布时间:2020-06-28 17:45:52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WIC 2020)正以云上办会的形式火热进行中。 WIC

目前,我国在汽车“网联化”方面领先全球。通过提供信息交换和环境感知能力,C-V2X是从“单车智能”发展到“网联智能”的重要使能技术。如果车辆依靠单车感应(通常是雷达/激光雷达/单目或双目摄像头,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单车智能(通常是车载计算平台)和通信(通常是4G通信模块),则具有以下缺陷:①感知能力有限。这主要是由于仅能进行视距范围的感知,在恶劣天气和光线急剧变化情况下不能进行稳健的感知,且时间和空间同步存在困难;②计算能力有限。所有复杂的计算任务都于车载计算平台上执行,价格很高,而且处理能力有限,从而阻碍了批量部署;③通信能力有限。使用4G通信模块无法满足各种道路安全应用对于低时延和高可靠的要求,并且无法为高清地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提供足够的数据速率支撑。综上,“单车智能”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陈山枝介绍,车联网技术与传感器技术是“互补”关系,二者促进形成“网联化+智能化”,实现从“单车智能”发展到“网联智能”。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了解到,对此,他列举了一些很生动的实例,比如,单车智能下,汽车的转弯、变道等处理迟钝,而C-V2X通过车路、车车协同可快速处理;单车智能对人群等群体性目标识别困难,而C-V2X通过人-车协同可轻松地识别;在复杂路口出,单车智能的处理能力差,而C-V2X通过车路协同可轻松地处理;再一个,单车智能无法适应没有明显车道线的路况,但是C-V2X可通过车-路协同很好地适应。此外,单车智能无法在非视距情况下发挥作用,而相关路况下,C-V2X就可以“大显身手”,比如实际的测试、示范表明,C-V2X很够很好地辅助弯道行驶、处置前方大车遮挡等。

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基于C-V2X的车路协同,可大大弥补单车智能感知和决策上的不足,推动自动驾驶早日落地,由此,ADAS+C-V2X融合发展成为大势。陈山枝介绍,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受限于视距、环境等因素,成本高且难以适应复杂道路环境,需要C-V2X技术配合,ADAS+C-V2X通过把“单车智能”发展到“网联智能”,提升车辆的感知广度和深度,不仅能够提高驾驶的智能性和安全性,而且能够整体地提升道路安全交通效率——可预防多达96%的交通意外,最终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3、“5G+车联网”发展展望

陈山枝进一步指出,“网联化+智能化”的技术融合与产业促进,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经路径,而这个路径,首先是LTE-V2X(传感增强,辅助驾驶)+单车智能(单车感知识别);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是MEC+LTE-V2X(安全可控与车辆数据分析)+协同感知(共享感知信息);发展到最后就是NR-V2X(网络支撑业务能力飞跃)+网联智能(复杂应用场景,协同决策),从而使能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由此,陈山枝指出,“5G+车联网”是网联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对此,他从四大方面对“5G+车联网”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了深入剖析。一是增加感知范围。可提前获取城市范围内的关键道路、路口、车辆、行人、信号灯状态等信息,感知更精准,可有效保障行车安全。二是降低感知成本。网络辅助方式,可有效降低单车高精度传感器(高精度雷达等)的部署数量和成本,降低非视距、恶劣环境下的感知成本。三是提升交通效率。通过网络让车辆与道路实时联动,可以增强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四是丰富网联应用。主要包括远程驾驶,编队行驶,自动泊车;车速引导、路况精准提醒;高清视频实时分享。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