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应用3年,揭秘它为何被称 “为抄表而生”
首先,是网络覆盖问题。这是目前面临着的最大问题,而其解决办法有二:其一,增加基站部署,在弱信号点增加皮基站、微基站进行补盲,经过前几年的网络铺设之后,未来NB-IoT基站将会实行按需部署的方式;其二,NB-IoT标准持续演进,性能提升,不断优化网络,提高基站部署密度、调整天线的角度和功率等优化网络的措施。 其次,终端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网络端形成较大的压力。这一点可从抄表机制的管理上着手,让有限的信号达到最高的效率与平台有比较大的关系,实现有效传输。另外,随着2G退网和NB-IoT小区用户数的增长,运营商会增加小区载频。 当然了,NB-IoT是否能够长期发展是困扰企业的因素之一,也是NB-IoT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尤其水力作为一个微利/保本行业,升级改造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因此也造成客户对于改造的效果有很强的担忧,担心遇到技术更迭以及出现问题。 但是,事实上,根据中国物联网通信发展的相关规划来看,目前并没有能够替代NB-IoT技术的相关规划,当前NB-IoT已经成为5G物联网应用场景技术标准之一,NB-IoT作为5G的一个分支,从这点出发,NB-IoT将会是一个长期应用的抄表技术。而前不久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这表明了未来将形成4G/5G/NB-IoT等网络共同发展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除了企业的顾虑。 4、无论多少问题、挑战与顾虑,归根结底无非是如何提高抄表效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智能表计的客户来说,一个表计终端中采用的是NB-IoT,还是LoRa,或者是2G等技术,这一点并不重要,客户真正在意的是应用这些技术之后,数据能否抄上来、抄表成功率如何、在解决收费问题上能提供怎样的帮助,其次才是成本以及数据附加价值的问题,比如能否利用数据进行管网监控及水的调度。 就抄表效率而言,目前NB-IoT的抄表效率已经达到98%以上,而当重传机制也发挥效用的时候,成功率基本能够达到100%。 正如移柯通信副总经理潘峰所说,表计的智能化并不仅仅在于终端实现智能化,而是整个产业环节都要实现智能化。 同样的,保证NB-IoT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提高抄表效率是重中之重,实现这一点也需要全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共同努力,在与移芯通信副总裁杨月启及金卡智能市场部总经理肖静沟通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芯片厂商:首先,芯片性能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追求,芯片厂商还需从降低功耗、延长待机时间、提升通信性能(比如接收灵敏度)、增强信号穿透力等方向上不断努力;其次,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也将同样重要。 模组厂商:在通信芯片持续改进的基础上,持续做产品迭代,不断提高模组稳定性,保证模组的功耗下降、灵敏度提升、弱信号下通信能力增强、成本降低等。 运营商:网络不断迭代、优化,无论是室内的还是室外的;提高网络覆盖率,实现更深的网络覆盖;增加小区频点,提高接入用户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