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干货!一文看懂人脸识别在 App 应用中的隐私安全问题 | 信通院报告
人脸识别目前在国内发展迅速,各种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中国人脸识别的独角兽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同时,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初创公司也在持续发力抢夺市场。从人脸识别行业产业链条来看,人脸识别产业的上游是硬件基础的支撑,包括高清摄像头、处理芯片(TPUCPU GPU )、服务器和数据与视频传输设备;产业链中游主要是人脸识别算法和软件服务,产业链下游则是具体的场景应用,即应用方案,消费类终端或服务等。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对人脸识别方向相当重视。 阿里巴巴控股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并且开发了自己的人脸识别接口,已全面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支付宝、淘宝等 App 中,并联合集团旗下其他业务板块,研究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 腾讯旗下拥有自己的优图团队,为QQ 空间、腾讯地图、腾讯游戏等 50 多款 App 提供图像技术支持。 百度人脸识别也依靠庞大的数据资源发展迅速,通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已推出百度识图、脸优等 App 。 3、应用场景 金融类 App 中的应用场景 金融类 App 接入人脸识别功能主要是为了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资金交易安全性。以支付宝为例,用户在利用“借呗”借钱时,除了输入密码之外一般还需要进行人脸检测来确认此时的 App 操作者是本人,通过人脸识别可以有效防止支付宝账号被盗造成用户财产损失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金融类 App 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提供远程开户、绑卡核身、账户登录、分期购物、人脸考勤、人脸支付等服务。 在人脸识别落地金融行业的过程中,各大****也纷纷尝试将人脸识别引入刷脸支付、即时开卡、VYM等金融场景中,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技术不是万能的。虽然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光线条件、天气、用户整容等仍然会影响人脸识别结果。 此外,人脸识别在转账支付、即时开卡等高安全级别中的业务应用还是要审慎一点,不能单纯依靠人脸识别技术来解决用户身份核查的问题,还需要采用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双因素甚至多因素认证来提升安全性。 在线教育类 App 中的应用场景 在线教育类 App 接入人脸识别的用途之一是为了查验学员身份,避免一个账号多个人使用的情况。通过人脸识别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账号共用的问题,通过一定频率的触发人脸识别机制,校验当前使用网校账号的面孔是否为同一人。 除此之外,人脸识别的另一大用途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在线课堂与线下课堂不同,老师无法通过观察诶为学生的表情来识别学生对于课程的接收程度。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可以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需求。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