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反全球化的美帝国野心

发布时间:2020-07-18 20:36:47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如果将时间倒流到20年前,无论经济如何承压,美国绝不会放任半导体制造业流向亚洲。 亚洲半导体制造业的扩张,中国的通信与半导体等技术的追赶规划,美国自身产业结构的隐忧,成为美国如今搅出一片贸易腥风血雨的催化剂。 就在最近两个月,美国连

一座先进芯片制造厂的造价高达150-200亿美元,现在世界上最贵最强的福特号核动力航母每艘造价也不过150亿美元。而在美国建造的新工厂五年内建造和运营成本,要比在海外建造的新工厂高数十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近期提出法案的资金补助仍是杯水车薪。

台积电在亚利桑纳州新建的5nm晶圆厂即便如期建成,也不是业界最先进水平。按照台积电此前透露的3nm研发进展,预计2021年风险试产、2022年量产,而亚利桑纳州晶圆厂至少要到2024年才能全面开工。

三、美国半导体制造业回流背后:贸易保护主义早有端倪

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是世界上最高度研发密集型产业之一,也是一切电子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根基,这是一个必须牢牢把控技术领先性和产业话语权的领域,半导体制造也必须在安全自主知识产权环境下进行。

美国作为半导体产业诞生之地,始终竭力维持芯片霸主之位,其贸易保护主义也早有端倪。

历史多次事件证明,美国无法容忍任何其他国家挑战它在半导体领域的权威。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芯片产业崛起时,美国采用制裁企业、限制出口、征收高税等重重贸易制裁手段狠狠打压日本,将日本拽下“芯片第一强国”的神坛。

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反全球化的美帝国野心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一系列贸易制裁

但历史上多地区在芯片供应链核心环节的兴起,也都有美国助推的身影。

比如美国曾在1978年成立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盟(SEMATECH),启动资金来自美国政府和业界,最初成员有IBM、英特尔等14家主要的半导体公司,代表美国85%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后来该联盟允许外国半导体公司参加联合开发研究,比如韩国的现代、欧洲的飞利浦和西门子等企业均陆续加入。

再比如韩国存储芯片巨头三星、荷兰光刻机霸主ASML成长背后,都有美国资本的介入;台积电1997年美国上市时,外资控股超80%,其中多数亦是美资,此外根据台积电2019年财报,美国地区营收占其总营收的60%。

可为什么对半导体始终高度重视的美国,会放任这些企业的兴起呢?答案或许可用两个词加以概之:“利益”与“威胁”。

谁能使美国获利,美国就拉谁一起发展;谁让美国感到威胁,美国就要对谁围追堵截。

在全球化趋势下及数次产业转移后,世界各地区分工格局逐渐形成,美国执掌逻辑芯片设计和关键软件工具,日本主控半导体设备及材料,韩国扛起存储芯片半壁江山,台湾掌舵芯片制造,而大陆拥有最广阔的芯片市场。

其中,集中发力高利润产业、将低廉生产环节迁移到其他国家的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反全球化的美帝国野心

▲1989-2019年世界各国家/地区半导体产业市场份额变化

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都暴露了全球化的负面冲击,而对于美国来说,新的不稳定因素还在出现——中国正加强核心半导体技术追赶的步伐。

在市场方面,随着2001年电子设备生产转移至亚太地区,亚太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规模从不到400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58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亚太地区市场的56%,占全球总市场的35%,已成全球芯片公司必争之地。

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反全球化的美帝国野心

▲2019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占全球总市场的35%

在产业和技术投资方面,中国也在加大火力。2014年9月,国内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设立,首期募资了1387亿元。

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大基金一期公开投资了23家半导体企业,累计有效投资项目达70个,积极推动着32/28nm工艺产能建设、硅材料向12英寸生产线应用、封测企业并购等半导体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建设。

显然,新的技术威胁,已让美国如坐针毡。

四、新技术威胁:中国国产替代风吹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