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同城零售不好啃,阿京美三大巨头谁能拿下这块市场?
罗戈研究测算,2018年餐饮类订单占整个即时配送订单的81%,2019年这个比例降至了70%。这并不是餐饮类订单数量减少了,而快消品和生鲜等其他类别的订单增长更快。其中,零售便利类订单由5%增长至10%,生鲜果蔬类订单由8%增长至12%。 订单增长源于市场需求的旺盛,这也是同城零售为何纷纷选择发力快消品和生鲜的原因。 尽管同城零售目前主打的是快消品,但阿里、京东和美团三家巨头实际瞄准的是背后的本地商业零售市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而去年的线上零售总额在10万亿元。从广义上来说,两者相减的结果基本就是全国本地商业零售市场的体量,约为30万亿元。 而根据各自公布的数据,阿里、京东和美团2019年GMV的分别为:7.053万亿元(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2.0854万亿元和6821亿元。面对着同城零售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任是谁都不可能不动心。于阿里、京东而言,同城零售是业务再造的战略升级;对于美团来说,则是本地生活定位下的终极战略目标。三家之间的竞争,注定将异常激烈。 虽然前景看好,但市场开拓却难言轻松。 快消品是同城零售最适合切入的类目,也是吸引其他行业商家入住的关键。因为只有大量用户养成了在同城零售平台的消费习惯时,才能为其他行业创造流量规模价值。 快消品面临着社区便利店等的竞争,同城零售未必能在速度和场景占据优势。阿里、京东上线了1小时购物达,实际上我们通过微信或电话让社区便利店送货要比同城零售的速度快得多,不久前微信上线微信小商店就有入局同城零售的意味。 同城零售的未来战略中,巨头们火将重现当年打车大战那样,采用补贴来迅速扩大市场的做法。只是受今年疫情影响,企业的市场运营投入减少,已经很难发动大规模的营销战。虽然三家的实力都不弱,但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问题,地主也没有足够的余粮。 加上不久前,监管部门对于补贴战持批评反对态度,即便有钱现在也很难打起来。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滴滴掀起的外卖价格战,被各地监管部门强力叫停。 中国市场的外卖大战打了近10年,如今在线餐饮的渗透率仍不是很高。2019年8月,王兴在美团财报电话会议说到,“中国大概有8亿6千万城市人口,每人每天吃三顿饭,每天就是25亿顿,美团只占据了其中不到2%的市场”。 事实上,王兴也应该清楚,美团即使独占外卖市场,它在餐饮业的渗透率也是有限的。这个道理放在同城零售市场一样适用。当然,面对30万亿元的大市场,阿里、京东和美团只要占据一小块便足以成就霸业。以阿里为例,如果它在同城零售市场上吃下2成,基本上就再造一个自己,市值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