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着陆火星,拍摄首张照片传回地球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宇航局(NASA)证实,其毅力号(Perseverance)探测器已经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并发回首张照片,成为该机构第五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 NASA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任务控制中心声称:“着陆确认,毅力号安全降落火星表面,准备开始寻找生命痕迹。”这辆火星车是NASA发送到火星上的技术最先进的探测器,预计将用两年时间(687天)探索火星表面。NASA花费了大约24亿美元来建造和发射毅力号,另外在火星表面着陆和操作还需要3亿美元。 毅力号的体积与小汽车差不多,重约1吨,机械臂末端的机械手上安置有摄像头、化学分析仪以及凿岩机。毅力号使用核动力,由美国能源部提供的钚发电机为其锂离子电池供电。毅力号基于其前身好奇号设计,多家公司为其提供零部件,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隔热罩,Aerojet Rocketdyne制造火箭推进器,Maxar Technologies制造机械臂等。 毅力号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约45公里宽的杰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中。NASA认为这个地方曾经有丰富的水资源,并希望古老的河流三角洲能够保存有机分子和其他潜在的微生物生命迹象,毅力号将试图用它携带的仪器来探测这些迹象。 除了科学仪器,毅力号还携带有纪念牌,以纪念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医护人员。火星车上还用模板把1090万人的名字刻在三个硅片上,上面用摩尔斯电码写着“让我们共同探索这无垠深空”。 毅力号上有个样本缓存系统,它有九个不同的钻头和多个样本采集管,可以捕捉火星表面的碎片,最终在未来某个时候将它们送返地球。这辆火星车设计的覆盖范围比以往任何探测器都要大。NASA预计毅力号平均每天行驶650英尺(约198米),接近之前NASA机遇号火星车行驶的最长距离(702英尺)。 毅力号还搭载了名为独创号的小型直升机,NASA计划尝试在另一个星球上进行首次飞行。NASA将其描述为火星上的“莱特兄弟时刻”。(小小) 相关阅读:
来源:澎湃新闻 美东时间2月18日15时55分许,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并传回多张火星照片。“毅力”号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5个成功登陆的火星车。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全程7分钟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全程7分钟。时间短是此次着陆的最大难点。由于数据来不及回传,“毅力号”无法获得地面支援,全靠自主判断完成着陆。 美国“毅力号”携带直升机着陆火星,它要入陨石坑干这些事儿 来源:澎湃新闻 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4时55分,美国“火星2020”任务中的毅力号火星车经过6个多月的飞行,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杰泽罗陨石坑,正式开启探测之旅。虽然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是今年火星三国演义(阿联酋、中国、美国)中最后抵达火星的探测器,但却是最先降落在火星表面的航天器,这也是美国送往火星的第五辆火星车,也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火星车。那么,毅力号火星车此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特点呢? 降落法与“好奇号”相似 作为美国宇航局耗资27亿美元的“火星2020”任务的绝对主角——毅力号火星车的着陆方式和好奇号火星车在2012年8月着陆火星的方式一样,包括降落伞、下降飞行器和一种被称为“天空起重机”的方法。 “毅力号”着陆火星动画演示(01:50) 科研人员庆祝“毅力号”着陆后传回的首张火星照片(00:25) “毅力号”着陆后传回的第二张火星照片 在着陆前的最后几秒钟,用一个火箭反推悬浮的天车,把火星车吊挂着放在地面上。这种着陆系统的发明,让人们可以在火星表面着陆一个非常大、非常重的探测器。 当然,“毅力号”也不是完全沿用“好奇号”的着陆技术,而是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导航精度和更丰富的数据回传。 为此,“毅力号”的科研团队采用了新方法,让它降落到尽量接近目标区域的位置。这项技术称为“距离触发”,可以把椭圆形预定着陆区的尺寸减小50%以上。 “距离触发”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机来释放下降飞行器的降落伞。早期的任务中,探测器会在火星大气中摩擦减速,达到预期速度后尽早开伞。“毅力号”则不然,它会根据探测器相对于预定着陆位置的距离开伞。如果探测器有可能错过目标区,就要提前开伞;如果可能无法抵达目标区,就要错后开伞。 地形相对导航技术和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所采用的降落导航技术有相似的地方。“毅力号”特别适合地形复杂、有陡坡和大块岩石、比较危险的地方。 “毅力号”降落的杰泽罗陨石坑是一处明显的三角洲冲积扇。数十亿年前,火星仍然温暖潮湿,这里曾是一片泽国。如果真的出现过火星生命,这里就是最有希望找到生命遗迹的地点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很容易解释:首先是绕着火星飞行的探测器拍摄和绘制了着陆地点的地图,把可能的风险都标注出来。这张地图会存储在“毅力号”的电脑里。开伞后,“毅力号”会打开相机拍摄火星地面情况,把实际看到的地表与存储的地图进行对比。如果“毅力号”发现自己正向着危险地表接近(判断范围大约是300米边长的区域),可以改变方向,选择一个更加安全的区域降落。 性能强大的“毅力号” “毅力号”计划实施为期一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的探测。具体任务包括4个目标。 “毅力号”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任务 目标一:寻找可居住性,发现在火星远古时期可能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被微生物改变的岩石,确定火星过去确实存在着能够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目标二:寻找生物特征,在那些适宜居住的环境中寻找可能存在的远古微生物迹象,特别是在那些能长期保存生命迹象的特殊岩石中。 目标三:暂存样本,从大约30个有希望找到生物痕迹的岩石和表土目标上钻取样本,并将其存储在火星表面的具体位置。 目标四:为载人登陆做准备,测试从火星二氧化碳大气中产生氧气的能力。火星大气非常稀薄,而且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6%。人类肯定不能直接呼吸火星大气,但二氧化碳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制取氧气的希望。假如能够用火星大气制氧,未来的火星基地就可以自己解决呼吸问题,还可以支持更大规模的火星科考与资源开发。 能在石头上打眼的冲击钻 在火星表面作业中,“毅力号”的主要工作是在石头上打洞。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有价值的岩石。科研人员特别希望能找到在水中形成或被水改变的岩石。水是生命的关键,如果这些岩石含有有机分子,那就更有趣了。 第二步:采集岩样。一旦科研人员确定了一个感兴趣的岩石目标,“毅力号”就会动用钻机,钻出一个核心样本。钻机的原理和我们在地球上给空调打孔的水钻一样,但考虑到“毅力号”的承载能力和发电功率都很有限,而且也不可能加水冷却及润滑,它的钻取深度只有2英寸(大约5厘米)。 第三步:密封岩石样本。岩芯样品钻取下来后,就要放进预先清洗过的样品管里,盖上盖子。按照地球上岩石的密度计算,每个样品重约半盎司(15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