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360搜索、UC浏览器被多个应用市场下架

发布时间:2021-03-18 18:49:25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导读:副标题#e# 财联社3月15日讯,央视“3·15”晚会曝光了UC浏览器和360搜索存在违规投放虚假医疗广告行为,而360搜索曾在2016年公开承诺,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记者检索发现,目前在vivo、OPPO等应用市场UC浏览器和360搜索已被下架;而在小米应用

记者在一家自称“为趣头条等30多家平台提供广告开户投放服务”的聚亿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只要将赌博广告包装成“网络赚钱”的形式,就能登上趣头条。赌博是非法的,但可以用其它公司的闲置账户来投放广告,业内俗称“套户”,广告里的文案素材也无需广告主提供。

趣头条回应因广告问题被315点名:正彻查 会负责到底

网易科技讯7月16日消息,2020年央视“3·15”晚会播放,趣头条因广告问题被点名,趣头条表示,高度重视针对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的关于趣头条平台广告问题,并充分意 识到在平台广告生态管理方面仍有诸多不足,对于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和影响,趣头条表示诚 挚的道歉。

趣头条表示,针对央视指出的问题,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迅速成立广告生态治理专项工作组, 正在对平台涉及的广告进行全平台彻查,一旦发现相关问题,坚决严厉清查和封禁。

同时趣头条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平台的广告内容生态管理,非常感谢央视等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 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会负责到底,同时也欢迎广大媒体给趣头条提出建议和意见, 我们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继续为广大用户做好内容服务。”(彭丽慧)

360搜索、UC浏览器被多个应用市场下架

一位短视频广告生产者的自述:京东金融那种荒诞短视频广告,只是行业里最普通的

来源:36氪

记者 | JT

编辑 | 张信宇

日前,一则京东金融的贷款短视频广告被骂上热搜。

这条80秒长的竖屏广告在一个模拟飞机客舱的摄影棚里拍摄,大部分镜头都是摄像头直怼到演员面部的特写,大字体字幕横亘在屏幕中央,配之以抖音流行的说唱BGM,讲述了一个网贷挽救普通人颜面的故事。

一位农民工打扮的男子带着妈妈坐飞机,妈妈晕机,男子询问空姐能否开窗而遭其他乘客嫌弃。空姐随后建议男子可以升舱,但升舱价格不低,男子手头没钱。正当无奈放弃之时,后排一个西装男路见不平说道“升舱的费用我来出”。然而,反转出现了,西装男拿过该男子的手机一顿操作,却开始推销京东金融。

舆论被这条低成本却充满情绪的广告刺痛了。一条微博网友评论此广告称“突出借贷者的困窘,弱化还钱的压力,夸大免息的福利”。新华网也措辞严厉地批评其“为了流量不顾吃相,三观不正,低劣奸诈”。

随后,京东金融及其母公司京东集团先后作出道歉。京东方面称这条广告反映出操作团队的“导向、文化和价值观出来问题”,“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责任,丢掉了初心”,因此将“对下属企业出现的问题严格问责,面向全集团进行反省教育”。

实际上,在短视频营销领域,这类广告流行已久。金融网贷公司本来就是短视频平台的大客户,而京东金融作为客户之一,由于大量投放,不可避免终于有一次走进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另一个舆论场,在此之前,360借条也曾因低俗短视频广告而致歉。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回答。这些流行在短视频平台的夸张广告到底都是谁在生产、怎么生产出来的?

常规情况下,京东金融、360借条等品牌方的短视频广告是外包给广告代理商,没有内容生产能力的广告代理商还会找专门的视频内容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和代理商做出视频,甲方审核通过后,由代理商在广告后台投放到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里。

36氪采访了一位短视频广告的创业者秦雨,他曾为金融平台提供短视频内容,以20人左右的团队,每个月可以产出五百多条短视频广告。他经历过“一支视频成本几十块、提成十几万”的风口期,也曾目睹过这一行的残酷。他们随着抖音快手的兴起而生,目标是瓜分这个千亿级别的广告市场。

红利期时,一支成本在千元内的爆款广告,最高能带来百万级别的收益,这种回报率足以让无数传媒人,前仆后继地进入这个位于行业鄙视链最低端的领域。跟抖音快手的非广告类视频内容一样,一支广告转化的用户越多,效益越高,代理商就能获得更高提成。

如果说抖音快手里的短视频内容竞争是“速生速死”,短视频广告的竞争则更为血腥。

同处在短视频信息流里,广告要比正常内容更吸引用户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而现在的大多数短视频广告,在小范围流量池里测试后就会被算法立刻放弃,拿不到更多的流量、也带不来任何回报——这支广告废掉了,废掉的广告占了短视频广告的99%。

秦雨认为,京东金融这条广告只是借贷短视频广告里的常规款,是因为搬运出了抖快平台才会被舆论引爆。在事件之后,大家都选择了“躲一躲”,等过了风头再拍。

他并不觉得京东金融广告招致的批评会毁灭这个行业,或者能发生什么实质性改变。很多批评者并不知道,很多短视频用户确实需要这些广告,所以无论平台还是品牌,有决定权的人,却没有动力去变革。

以下是这位从业者的自述。

用户喜欢正能量,就批量生产正能量

我之前是影视行业的编导,做网大的,2018年进入信息流广告行业做了这家公司。

我们公司现在有20多个人,一个月要做五六百条视频出来。最开始这个行业很暴利,平台给补贴、加上广告转化用户的分成,三个员工加一两个演员拍一天广告,轻松到账三五万,最高我们一条片子能提成十几万。我朋友的公司挣得更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挣四五百万,毛利超过80%。当时在这个行业就是捡钱

京东金融出事儿的那条广告,在借贷广告里很常规,短视频平台上的借贷广告全都是这个套路。

为什么这类广告火?因为大家就喜欢看这类广告。如果用户不喜欢,这类视频就不会存在。

大众就是喜欢一夜暴富、喜欢古道热肠、喜欢离谱和刺激。

举个例子,拍两个人谈恋爱,看拉手的情节你可能没什么感觉,拍两个人接吻你可能觉得有点害羞,但如果直接拍两个人更刺激的情节,你不想看吗?

在这个平台上,每天有几万、几十万的视频,你想靠广告挣钱,就要变本加厉的去抓住流量,流量在这个行业就等于现金。我们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这条视频把这个东西卖出去,那就必须要一秒钟抓住大众眼球。

具体到借贷场景里,大家爱看的就是,比如我推倒了一个老太太,然后老太太让我赔钱,但我拿不出钱来,这时候来了一个特别正义的老板,说这小伙子我帮你下载一个XX贷款,一秒到账。

再比如,一个员工突然被老板扇了一耳光,老板质问,为什么不让我们的用户下载XX贷款?员工解释说因为放出去的额度太大,我们公司会亏损。接着老板义正词严地说,我们应该对用户的利益负责,宁愿亏损也要保护用户利益,把额度放开!

这种故事我随口就能跟你讲几十个,这些都是短视频广告里的常态,过分的是那些擦边球的情节。

比如一个男生回家,发现自己爸爸和自己媳妇在房间里独处。他冲进去一看,看到爸爸在给媳妇按摩,他就生气地问媳妇,你怎么能让咱爸给你按摩?咱爸把我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应该你给咱爸按摩。然后媳妇就笑着说,没事,我给咱爸买了XX保险。

这种广告很硬,第一个独处的情节就是打擦边球,然后很硬地去卖广告。

做这种广告情节就是要离谱,只有离谱才能筛选出那批“智商不高”的用户。这种广告对你来说可能就像“秦始皇给你发短信,说我现在被封印了,给我打2000元帮我解除封印日后还你5000元”。你不是目标人群所以对它嗤之以鼻,但你爸妈那一代就可能会相信。

我们自己分析了一个常规的视频广告套路,跟好莱坞电影的结构有点像:第一步,主人公陷入了一个困境;第二步,靠他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问题;第三步,旁边的人讲了一个方法,帮主人公解决困境,主人公也随之变强;第四步,问你要不要也试试这个解决方案,如果你现在还不试试的话,你就比别人落后了。最后再加码个优惠之类的,比如现在下载再送你个电饭锅。

这套情节和理发店卖会员充值有什么差别吗?剧本也很容易,我们的编剧什么背景的都有,零门槛。

做短视频的,每过一段时间平台就会流行一类主题,不只是擦边球的会受欢迎,卖惨的、下沉的、土味的、炫富的,每个阶段用户就是爱看那个主题。比如之前有个很火的扶贫主题,一个人扶贫一个老大爷,给他饭吃给他买新衣服,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感动,觉得好人一生平安。

扶贫情节完了之后这个人就去帮老大爷卖货,因为老大爷家里有个桃园,桃子滞销大甩卖,本来6块钱一斤,现在就老铁们5块钱一斤就行了。卖完桃子卖衣服、卖完衣服卖羊肉,比如羊肉25块一斤,其实拼多多上10块一斤,剩下15块钱就是广告费了。

用户以为是正能量扶贫,其实全都是策划出来的脚本。大家既然喜欢正能量,“正能量”的内容就会被批量生产出来。

没有人想推动这个行业

我不会把这个广告完全定义成“骗”,因为这些产品确实提供了借贷机会,是有价值的。假如我有急事但从朋友那儿借不到钱,借贷平台就能应急,而且它毕竟不是那种违法搞裸贷的。

但它确实隐瞒了一些东西,比如利息。你借钱的时候没问题,借1000元然后一年要600元的服务费,利滚利。在这件事上其实银行、贷款公司的做法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是放贷这个行业本身的问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