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电动车中国不能算弯道超车,许多地方要突破
这对工艺和质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生产时间也会更长,要求的人员也更多,但特斯拉可以一次把车身冲压出来,这个工艺也只有铝车身可以做,用钢就做不了。车身轻量化上,包括铝材和碳纤维的使用,我们也不掌握。现在宾利和奥迪A8用的是全铝车身,宝马A8则使用全碳纤维,高等级的碳纤维材料我们也做不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先不要急着讲超车,还是先把短板补齐,把核心技术掌握并有所突破才是最关键的。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Huawei Inside)版亮相上海车展 现在国产电动车上还有一个大的挑战,就是成本控制。特斯拉的竞争目标并不是奔驰宝马,而是大众,大众的主流车型基本就十几万。 很多国产电动车价格都在四十万左右,特斯拉一降价这些企业就没有生存空间了。我们要向特斯拉学习成本控制,他们成本降低是得益于大批量的、集中化的生产,他们用的柱状电池并不是最先进的,但是是性价比最高的。等特斯拉互联网化以后,成本还能够进一步的往下压。 成本控制是世界汽车制造管理的最大难题。当初,丰田和福特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把成本降下来。国内电动车制造企业未来生产成本如果降不下来,那么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竞争力。 现在小鹏汽车降价到十几万,蔚来卖四十几万都是亏钱的,他们的思路是想要烧钱占领市场,反正有人给他们投资,这绝对是不正常的。 目前,电动车行业在整个全球来看,快要接近成熟但还不完善。为什么这么说?现在续航里程达到500-600公里已经不是难题了,电池已经不是原来的磷酸铁锂电池或者三元锂电池了,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将电池的软包减少,降低辅助材料的重量,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现在还有固态电池正在研发, 固态电池可以不使用传统的电解液。此外,电池的生产成本也在大大下降,将来推出价格更低的电动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都会给中国造车带来巨大的机遇。 观察者网:新能源汽车供跟传统汽车不一样,主要是三电成本特别是电池成本占了大部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情况如何?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电子化发展,您认为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贾新光:电动汽车的供应链跟传统汽车不同,主要在动力系统和动力控制这一部分。原来内燃机汽车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桥,在新能源汽车就是电机、电控、电池。这些虽然不一样,但也不是完全不同。 电池的产业链主体就是锂。锂产业在国内主要是从盐湖卤水中提炼锂,电池的电极材料以及电池的膜也是主要的产业。现在,比亚迪已经开始在锂矿进行投资了。 电机主要有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和永磁电机,各有长处和短处,主要看车企自己选择。 电控是比较关键的一块,主要关注电控的集成化问题。90年代,丰田普锐斯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它的电控系统大概有一个大号拉杆箱那么大,现在技术进步,大规模集成化电控也就饭盒的大小。 另外,电控部分的芯片化和软件化也是未来产业链核心的部分。汽车的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电池的热量管理和能量回收都要依赖这个模块。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