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难撕家电标签
互联互通的连接协议方面,存在阿里的ALink、华为的HiLink、小米的MIoT以及京东的JD Alpha等等很多连接生态,每一家都在积极的将产品纳入到生态体系中去,阿里及京东的电子商务优势、小米的生态链优势以及华为的信息通信领域的优势,现阶段都是海尔智家并不具有的。 其次,平台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将云、AI、大数据等技术能力下沉,通过顶层设计思路,赋能生态硬件,赋能智能家居产品,提升用户的体验感,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跨品牌、跨品类互联互通、云端一体化、AI交互赋能的问题。 目前,三翼鸟代表的海尔智家虽然宣传“衣联网、食联网”等场景方案,但实际上,海尔智家这种做法,很难真正的打通大数据,实现跨品牌、跨品类的互联互通。 从实际的市场观察不难发现,小米的侧重拓展生态硬件、华为聚焦的是做生态平台,而海尔智家想要做的是生态体验,但是真正影响体验的,往往都是硬件和平台,显然,海尔智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硬件方面,海尔智家缺少移动互联网下天然的智能终端入口,比如手机,这方面小米和华为都是数亿的存量用户。平台方面,MIoT及Hilink经过数年的搭建,体量已经是市场数一数二的了。 此外,平台生态的形成实际是为了降低了生态产品的沟通成本,通过产品品类的覆盖,提升产品之间的协同唤醒。 对接入到各大平台的智能设备,平台参与方也被演化成线上或者线下的渠道聚集地,能够赋能厂家更多的带货能力。这方面看,由单个品牌来主导的方式,对于生态场景建设而言,不见得是件好事。 自三翼鸟推出以来,三翼鸟场景方案带动海尔智家的成套产品销售是有一定作用的,海尔智家财报显示,成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1%;其中高端智慧成套销量同比增长63.2%。 但是,基数,决定规模的永远是用户基数。智家App平均日活120.6万,同比增长546%,月活2480万,增长803%。其中,体验云众播上线后通过直播为用户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全年直播超1千次,累计观看用户5千万人次。就财报公开的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低用户量,撑起来的高增长率,实际上意义真的不大。 与动辄数亿存量用户、数百亿智能唤醒的竞争对手相比,海尔智家的路还很长。 至于券商们怎么说,海尔接下来会怎么做,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影响都不大。 说到底,海尔智家从变更经营范围,到变更公司名称,到推出三翼鸟,还是没有改变家电企业的属性,体验和价格,才是最终决定是否消费的根本原因。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