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机混战:标准不一谁说了算 产能和生态存隐忧
在小米MIX2发布会上,雷军讲述了小米在MIX研发之初说服谷歌解除对安卓16:9限制的过程。最终谷歌做出了同意将原来16:9的屏幕限制放宽到更大的18:9、18.5:9的比例,同时更新了对于圆角显示的支持,为之后全面屏的普及破除了第一道门槛。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国产全面屏手机已大多采用18:9的屏幕比例,但由于全面屏产品占比还比较低,开发者在软件适配上并没有跟上步伐。 有媒体在一些全面屏手机的评测中发现,由于有些应用和游戏还未完全适配18:9屏幕,导致在App使用中出现黑边问题,如果强制全屏,会导致画面的拉伸变形。其实视频内容方面也是如此,目前大多数视频是以16:9的比例显示,而要实现18:9成为主流,更需要视频内容制作商、服务商等整个视频产业的配合。 iPhone X这类异形全面屏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如果适配不好,“刘海”部分会极大影响视频、图片的浏览以及App的使用体验。不过苹果在生态上的掌控力毕竟较为强势,苹果已在近日敦促所有的开发者,在应用中兼容并美化iPhone X的“刘海”。而对于生态本就混乱的安卓系统,要实现系统UI和软件的完全适配,可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全面屏仍旧存在着种种争议和不完美,但毫无疑问,2017年已经成为全面屏手机的元年,而2018年全面屏手机将迎来进一步的爆发。 东北证券在关于全面屏的研报中预测,2017年全球手机总销量为15亿部,全面屏手机的渗透率将达到5%。在2018年,随着iPhone 8等多款旗舰机的放量和用户换机潮的推动,全面屏手机销量会进入爆发期,达到40%以上的渗透率;在2019年预计渗透率可达60%,将成为中端手机的标配。 对于目前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抢占全面屏的先机来营销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停留在营销层面,而不去解决产能、技术和适配问题以保证购买和使用体验,无疑成了舍本逐末。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