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华为太子李一男出狱首亮相,曾捎信向任正非道歉,会被原谅吗?
李一男和任正非达成默契,这次离职被定义为内部创业。华为早年是全员持股,员工离职,股票得回购。处在冬天的华为账上没几个钱,干脆把仓库里的设备折价置换离职员工的股票。所以,李一男当时拿到的是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建了港湾。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已耳熟能详。 港湾和华为最初的平衡很快被打破,尤其是在资本的介入之后。华平等风险投资机构看到大神出来创业,纷纷慷慨解囊,一出手就是1900万美元。当年张朝阳博士从美国回来创业,第一笔天使投资才22.5万美金。 用华为的做法对付华为,人是从华为挖的,客户也是从华为抢来的,公司内部的组织形式和企业文化都是华为照搬过来,连作息时间都和华为没有两样。这也就不难理解,港湾为什么被叫做“小华为”。 2003年,港湾收购了黄耀旭创立的钧天。黄耀旭是在李一男之后半年离开的,他在华为是副总裁,主管华为光通讯,这是华为的奶酪。这下就真的触动了华为的根基。用任正非的话说,“乖乖,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胜利会师了”。华为和港湾、李一男和任正非终究还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华为很快成立了“打港办”:不让港湾赚钱和不让港湾上市是打港办的两条基本线。 华为文化奉行的是一人决策,万人执行。只要战略明确,执行力不在话下。港湾几乎快在美国敲钟上市,被华为的一纸诉状打回了原型,西门子原本想以1.1亿美金的价格收购港湾,也被华为击退。最终,港湾被华为收购了。 当时任正非到杭州接收李一男旧部,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耀武扬威。他发表了一通讲话,大体意思就是你们没错,我们也没错,把锅甩给了风险投资。 作为收购条件之一,李一男回到了华为。头衔仍是华为副总裁,同时兼首席电信科学家,但剥夺了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和参与权,不再是华为EMT成员。而他的办公室外,一波波好奇的华为员工来来往往,时不时地往里打量一番。 再次离开华为后,李一男的身份隔两年换一个。 一开始去百度当CTO,但没等李彦宏那句“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只有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一个”的话完全落地,李一男又去中国移动旗下的12580当CEO,没干多久又去金沙江当投资合伙人。一路折腾下来,都没能超出他在华为的成就。 成为百度CTO之后的李一男,曾显得意气风发。@视觉中国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