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头条:兴于技术,也应“敬畏”规则
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一直是大鱼吃小鱼,在头条崛起的过程,或主动或被动,与竞争对手的碰撞延续了整个发展历史。正是因为其中的艰辛,无论头条是否真的犯了一些错误,网友都会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只是当新秀成长为巨兽,一而再的去放宽标准,是在无声的支持这种违规正当化,这对于已经无处不在强调对用户保护的现有互联网世界是一种倒退。 在这几年疯狂成长的路上,头条一直同各方势力“掐架”,但并不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2014年,搜狐以今日头条存在直接抓取复制使用搜狐网、搜狐网手机版以及搜狐新闻客户端里的文章、图片等行为对其进行了起诉。近几年,围绕版权问题,先后有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凤凰新闻、腾讯等公司与头条对簿公堂。而头条一面在应付外界的抨击,一面加紧扶持头条号的策略,最终通过与百余万的头条号作者的共同成长下,逐渐走出当初的阴影,今日头条App再也看不到技术抓来的内容。 不过,在2017年,由于发展微头条,头条又一次采用激进策略。当时头条邀请大V授权,欲采用技术手段直接抓取、同步。随后,微博官方公布了一则社区公告,称某第三方新闻平台(今日头条)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鉴于其行为性质严重,微博先行暂停了第三方接口,并表示将会依法维权。 时间来到2019年,作为头条系新的流量引擎,抖音同微信的碰撞,不能也简单地将责任归为腾讯一方。仔细回顾这年头条与诸多对手的碰撞,有的确实是很难界定其中过错的一方,而像上文提到的搜狐、微博、腾讯几次“反击”却都站在合理的范畴。 技术出身的张一鸣,总能在互联网世界里找到那个“缝隙”,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依赖缺乏温度的技术,并非是长久之策。就像曾坚持“算法没有价值观”的张一鸣,去年因为“内涵段子”的问题开始道歉,并改口称今日头条要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技术和产品。这已经是一个警钟,当过往的挑战者成长为平台,成长为规则的制定者,去维护竞争的公平性,是头条必须面对的一个过程,也是躲避潜在风险理应思考的问题。 抖音高速发展背后的隐私困扰,正是过于信仰技术,而忽视规则约束导致。以往头条的对手都是平台,用户尚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涉及侵犯到用户利益,再不收手的结果,将会引起众怒。一百次官司影响不到一个公司的成长,可一旦丧失用户支持,再强大的巨兽也必然瓦解,微信在反思,头条也应该反思。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已拿下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头条,去“敬畏”规则已经不再是一句建议。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