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与柳传志的一次碰面:惺惺惜惺惺 好汉惜好汉
政府官员:贾春旺(最高检察院原检察长),万季飞(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鲁昕(教育部副部长),陈存根(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胡昭广(北京市原副市长,北控集团董事长);王圣强(贵州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州政府督学)。 教育界:谢维和(清华大学副校长),范守善(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纳米中心主任),程刚(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主任,四中校长),,朱建明(北京市三十五中校长),孙显明(贵州都匀一中原校长),胡立军(贵州都匀一中校长),姚明富(贵州都匀一中副校长),柏章发(贵州都匀一中图书信息中心副主任)。 企业界:柳传志(联想控股董事长),冯仑(万通地产董事长),陈东升(泰康人寿董事长),朱新礼(北京汇源董事长),王长田(光线传媒总裁),古永锵(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何迪(瑞士银行投资银行副主席),严小平(上海和旭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 媒体界:严文斌(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牛文文(《创业家》杂志社社长)。 华为公司:任正非,陈黎芳(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田涛(无限讯奇信息技术公司董事,《投资与合作》总编辑,公司顾问),黄卫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公司顾问),陈培根(公司顾问),还有本人。 会议主题:华为与教育。 如此大的阵容,四位部级官员,一位院士,十位企业大佬,四位教授,如此阵容,如此兴师动众,如此长的会期,实际上是一所中学的校园文化研讨会——贵州省都匀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这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先例,以后恐怕也很难有来者。 都匀一中,任正非的母校,其父亲任摩逊曾任该校校长。值都匀一中搬迁新校区,任正非个人出资百万元,资助了都匀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 会议的议程安排如下。 25日是内部讨论与会议准备:华为的工作班子事先搜集了全国177所高中、美国26所高中、全世界37所大学的校训,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匀中学的三种校训方案,分别是:立志,崇实,担当;视野,意志,品格;放眼世界,自强不息。 目前这三条,在都匀一中的网站上都有体现。 其中第二条是任正非是对年轻人的寄语,来自《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第一版。任正非对此的解释是:广阔的视野,坚强的意志,胸怀他人的品格。 26日上午是对都匀一中校训的讨论。 26日下午是与会企业家与任正非的座谈,实际上变成了与会企业家对任正非的集体采访。 采访的主题围绕三个方面: (1)关于华为。涉及的内容包括:华为的国际化与蜂群战略;华为的竞争力;华为的专利战略;华为的内部管理;华为的自我批判文化;“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2)任正非的个人经历。 (3)关于中国企业。 由于是企业家之间的对话,所谈的内容更务实,更接地气,也更深入。在这次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柳传志先生。 任正非与柳传志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为1944年生人(后者的生日比前者大半年左右),相同的属相,同为所在行业的企业翘楚,都有军旅生涯(在中国,张瑞敏、王石、倪润峰等人都有军旅生涯)。 但两人也有不同之处,柳传志端坐在那里,对每一个人都很和蔼,脸上微微挂着笑容,给人以威严且可亲的感觉。而任正非更活跃,不拘小节。如果找个词形容一下,一位如社交中的贵族,一位如战场上的将军。在会上,柳传志很少发言,更多的时候是安静地听。而任正非不仅讲得多,而且不时地关注茶水、投影仪或遮阳伞(会议在园内露天),或许因为任正非是主人吧。 两位企业家身上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气场如此相似。当年,两位一南一北,共同举起了“产业报国”的大旗,将民族企业带到国际市场上搏杀,都值得尊重。 两人相见,如古人所讲: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