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 > 正文

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致工程师的10个简单技巧

发布时间:2019-04-28 09:10:28 所属栏目:移动 来源:聪安
导读:副标题#e# 一、如何阅读本文? 找一个固定不被打扰时间仔细阅读。 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每次读完一段内容。 最重要的是每次做到只字不差的阅读,然后停下,带着批判性思维从本文中提取出你觉得对的思考方式,并把思考方式关联和迁移到自己身上,经过实践内化成

所以在参会时,有些会议我尽量不带电脑,让自己的大脑处于思考状态,随时接收会议中的信息进行思考,训练自己的观点产出能力,训练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也要求团队同学在没有紧急事情的情况下,尽量合上电脑,让自己专注投入到听别人讨论,听别人分享,然后自己思考,总结,提炼观点,当然也可以自己参与到讨论中,成为主角。

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致工程师的10个简单技巧

会多不一定是坏事,反而可能成为你训练思考,训练总结归纳,训练逻辑表达的地方。好比机器学习,喂给机器大量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对训练的结果进行应用、验证,如果效果不好再次训练调优,整个过程是一次正反馈不断强化训练的过程。回到参与会议也是一样,通过聆听,讨论不断验证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再次聆听,讨论,通过一次次的正反馈验证自己的逻辑和观点是否正确。

而且用什么样的身份参与会议,或者在过程中角色如何切换,也是非常重要。我一般用3种角色参加:

作为参与者,认真聆听,快速提炼自己想表达的逻辑,然后参与讨论。

作为聆听者,仔细聆听,认真输入,在脑中组织思路,组织逻辑。

作为中断者,发现有些会议真的没有继续的必要了,出于好意,提示会议的重心或者结束会议。

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致工程师的10个简单技巧

划重点:参与会议讨论就是在模拟机器学习,通过正反馈来优化自己的逻辑和观点。

8.跳出舒适区

为什么感觉看了那么多的书,工作了那么多年,写了那么多代码,自己在一开始的进步明显后,到现在基本停止进步?我想是因为在舒适区呆的太久了,看再多的书,写再多的代码,可能只是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进行工作和生活而已,这种舒适方式一直没有被很多人认识到,等回头反思的时候发现做了很多事,看了很多书,但成长的预期和现实不符。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