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十背后的真相:OV们不强、小米不弱?
熟悉OV的业内人士知道,中端市场一直是OV的核心竞争市场,虽然从中国智能手机的整体看,中端市场依然是主力(主流大厂也是如此),但从竞争力看,OV是最强的。所以造成OPPO销量和营收双双下滑,以及vivo销量大幅增长营收反而下滑必定是核心竞争力的中端市场之故。 此处我们依然引用极光大数据的统计,首先看0—999元的低端市场,2018年第一季度,OV在此价位段占自家整体出货的比例分别为6.1%和18%,到了今年的第一季度,比例分别为1.7%和13.8%。低端机在自家手机出货的比例分别降低了72%和23.3%。 相比之下,一向在业内心目中低端的小米,其在0—999元价位段低端机的出货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54.6%大幅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32.4%,降低幅度为40%左右,这个降低幅度超过了vivo,虽然不及OPPO,但鉴于此前低端机占据了小米整体出货量的一半以上,而OPPO仅为6.1%,vivo为18%,很显然,小米脱离低端机的能力要远远高于OV。而小米脱离低端机的22.2%的出货比例很显然进入到OV的核心中端市场。 当然,除了小米之外,华为通过创新确立的品牌影响力更是迅速让其去低端化。其在0—999元低端机的出货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占比38.5%急速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9%,降低幅度高达76.9%,同样考虑到此前低端机所占比例基数,华为脱离低端机的能力更是远超OV,且这部分降低的出货流向了OV核心的中端和自己的高端市场。 为了证明OV在核心中端市场竞争力的下滑,我们不妨看看在中端市场出货比例的变化。虽然极光大数据将1000元—3000元定义为中端机,但在这一区间仍划分出1000元—1999元和2000元—2999元的价格区间,其中在1000元—1999元价位段,OPPO的出货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41.4%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55%,vivo从52%上升到54.1%;在2000元—2999元价位段,OPPO的出货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42.4%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33.2%,vivo则从13.3%增长到13.5%,基本持平。 由此看,在OV核心的中端市场,OPPO已经降低了一个价格维度来参与竞争(2000元—2999元价格段下降幅度高达21.7%,1000元—1999元价格段上升幅度达32.8%),而vivo则勉强保住了中端市场高价位段的出货比例没有变化,但在1000元—1999元价格段的出货比例也上升了4%。 与之相比,小米在1000元—1999元价位段的出货比例从去年第一季度的31.9%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38.3%;2000元—2999元价位段从13.6%上升到21.3%,同比增长分别为20%和56.7%。 与此同时,华为在1000元—1999元价位段的出货比例也从去年第一季度的21%猛增到今年第一季度的39.7%,同比增幅高达89%,虽然在2000元—2999元价位段的比例从27%下降到23%,但鉴于前述华为在3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出货比例高达1.1倍的增长,我们可以断定华为在2000元—2999元价位段的出货比例的下滑应全部转换到更高端机市场(全面压制了OV高端机的增长)。 而恰恰是小米在2000元—2999元价位段高达56.7%的增长,让OV不等不在中端市场中下降一个价位段,即在1000元—1999元中端市场的低价位竞争,以减缓销量下滑的压力。 即便如此,在过去的一年,OPPO还是没有遏制出货量和营收的双下滑,而vivo虽然保持了销量的增长(毕竟还存有13.8%的低端机出货),但却出现了较大增量,但营收下滑的尴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