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4000亿美金!微软做错了什么?
但鲍尔默对这样的疑问予以否认。在那次采访中,他强调说,微软在手机领域的最大对手是塞班系统。在2007年到2009年期间,微软先后发布了WM6.0、6.1和6.5三代操作系统,事实证明,这三代系统并未因为iOS的出现而转变思路,依然延续着“触控笔+电脑化”的固有方向。 搭载WM6.1操作系统的设备,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2008年上半年的一次媒体沟通中,微软OEM嵌入式设备部门总经理Eddie Wuzai表示,微软的目标是——2012年之前WM将获得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40%的市场份额。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当时WM的实际份额约为12%。 与免费开源的安卓系统不同,彼时,微软依然采用收取授权费的方式,并且选择了“限制发展”策略。在2009年的CES大会上,尽管当时已经步入智能手机系统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时任WM市场部主管的Todd Peters仍坚持表示,为了使WM更具有竞争力,他们需要做的是“限制使用WM系统设备的种类”。 在微软踟蹰不前的三年中,竞争对手已经快速成长。2009年,iOS以14.4%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占率超过了WM,后者则下跌至8.7%。次年春天,三星推出了搭载安卓系统的Galaxy S,这是第一款风靡市场的安卓手机,上市70天后销量即突破100万;时年底,安卓市占率即从前一年的3.9%跃升至22.7%。 直至此时,微软的变革才姗姗来迟。 2010年10月,微软将Windows Mobile更改为Windows Phone,正式推出第一代以手指触控为交互逻辑的操作系统,采用卡片式界面,命名为WP7。一年后,这款系统升级至WP7.5,首次支持简体中文,诺基亚、三星、HTC等多家厂商推出了搭载系统的手机产品。 微软对WP抱有堪称膨胀的自信。在这一系统正式推出前的一个星期五,微软员工身披Windows标识的牌子,护送着iPhone和黑莓的“灵车”在微软雷蒙德总部游行,他们毫不犹豫地表示,WP7的到来将会结束所有竞争。 然而,在2011年,安卓的市场份额已经跃升至48%,iOS则以19%位居第二,WP已被他们甩在身后。 3.节节败退(2012-2019) 当市场第一与第二名的位置确立后,第三名与第四名会选择“抱团取暖”。 面对安卓与苹果的崛起,比微软更焦虑的是诺基亚。为了扭转困局,2010年,诺基亚董事会邀请史蒂芬·埃洛普加盟,担任公司史上首个非芬兰籍CEO。此前,埃洛普曾在微软工作过三年,并领导了微软Office2010的项目开发,在许多人看来,埃洛普的经历直接促进了诺基亚与微软的结盟。 2011年2月,微软与诺基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后者的Lumia系列手机将搭载WP系统,并参与该系统的研发。这可能是WP系统最接近“春天”的时刻——尽管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已经逐年下滑,但当时仍超过30%。双方的目标是,在2012年底,使WP的市场份额提高至20%。 诺基亚在半年后推出了Lumia 900和800手机,并沿用了此前颇受欢迎的诺基亚N9设计,在安卓已成大势的市场环境下,两款手机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对WP市占率的推升有所促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