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苹果与华为的全方位赛跑
除了华为之外,小米也在IoT领域构建自己的生态:米家生态链,并提出了AIoT战略。小米希望通过自主研发和生态链模式形成智慧互联的全方位布局。据了解,小米AIoT提供的软、硬件服务正在逐步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有1.32亿台设备连接小米AIoT。 今年1月,OPPO成立子品牌“智美心品”,计划加快推进人工智能AI+IoT技术研发,与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共同打造IoT生态产品、内容与服务。 但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对于自家鸿蒙系统,任正非表示:生态建设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估计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完成。 新技术之争:苹果稳扎稳打 华为“唯快不破”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苹果与安卓系有着较大的差异。苹果一向是“稳重型”“创新领导型”,安卓系手机厂商则为“激进些”“疯狂堆叠型”,比赛“秀肌肉”。 比如在5G方面,苹果可能比安卓系的5G手机晚了一年。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历史因素、产品策略的存在。比如因为与高通发生法律纠纷,苹果选用的英特尔未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5G调制解调器,而在苹果与高通和解之时,为时已晚。 另外,来自Strategy Analytics新兴设备技术研究服务副总监Ville-Petteri Ukonaho表示,苹果通常不是第一批采用新技术的公司,5G市场尚未成熟到足以让苹果急于实现这一目标。“ 他们将等到5G网络更加成熟,消费者需求更高使才会推出自己的设备。”Ville-Petteri Ukonaho提到。 对于苹果关键的美国市场,虽然消费者也对5G感兴趣,但Ville-Petteri Ukonaho认为,苹果宁愿等明年需求更猛烈的时候来点燃明年的销量。苹果为了让消费者为其5G设备花大笔钱,预计苹果还会为这些新的5G型号带来其他改进,例如屏幕指纹解锁。 而且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2019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00万部,出货量很小,仅占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不到1%。退一万步说,如果这500万部都来自苹果,对于一向稳扎稳打,一年只有一款系列的苹果来说意义也不大,而且还要冒着各种“门”的风险。 除此之外,5G高功耗是新一代旗舰手机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电池技术尚未突破,国产手机厂商纷纷选择大电池+快充的解决方案,大电池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机身更大更重,而快充则是不断提升充电功率,其对安全性挑战不断加大。 目前,部分厂商已经将快充技术做到了40-50W的快充,vivo在上海MWC2019上甚至展示了120W快充技术,理论上仅需要13分钟就可以充满4000mAh电池。 苹果则一直坚持了其“保守”的风格,iPhone一直采用相对“小容量”电池,标配5V/1A的5W小水管充电器,这也成为了果粉们关键槽点之一。不过,此次iPhone11系列难得标配了18W快充,彻底告别了“五伏一安”的帽子。 而在拍照方面,在国产手机厂商已经三摄成为标配,四摄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苹果iPhone11 Pro以及iPhone 11 Pro Max才支持后置三摄;在像素方面,国产手机厂商已经采用6400万像素摄像头,而iPhone依然是主打1200万像素摄像头。华为与索尼深度合作,并有徕卡加持,在专业拍照评测机构DoXMark上已经长期霸首。 在手机形态上,安卓系手机不断秀肌肉,纷纷推出异形屏或者折叠屏。而苹果在iPhone上折叠屏的设计还遥遥无期。 苹果在对待新技术的态度上,用外媒的话说:“苹果在一开始总会先贬低某个产品或者技术,几年后再热情地拥抱它。”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