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 > 正文

IBM能靠混合云改变云计算的格局吗?

发布时间:2019-09-23 22:58:35 所属栏目:移动 来源:郭华
导读:副标题#e# 回看过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计算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过去几年中,云计算三巨头AWS、微软和谷歌在数据中心等资本上累计支出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金,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在产品形态基本已经确定的现在,巨头的每一笔钱都是门槛上的一块砖,让

企业核心IT需求不会萎缩,但在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中占比会逐渐缩小,企业隔离性要求不会降低,但会随着云厂商产品或方案的逐渐完善而逐渐不是问题,此消彼长,云的占比会越来越高,直到某一天,收益超过了迁移成本,核心IT系统也会上云,于是混合云便消失了。

只是这个过程会很长,因为线下仍然占据着总体IT市场的80%以上,这是一场持久战。

04 IBM有没有机会

那在这个持久战之中IBM有机会改变云计算的格局么?

这就不得不提混合云的两种思路了。

第一种是公共云厂商的思路,他们把混合云当作客户上云的桥梁,把公共云向下延伸到客户的私有机房里,然后逐渐迁移工作负载,最终目标是客户全部上云。AWS的Outposts、Azure的Azure Stack和谷歌的Anthos等都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我暂时把这种形态叫做云厂商混合云。

第二种是传统IT供应商的思路,比如IBM和红帽,他们以前都在做私有化部署,现在要做混合云,他们自然会从更熟悉和擅长的线下往云上走,把云当作线下的一种补充。他们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公共云,所以只能尽量“保持中立”,支持多个公共云厂商以防止厂商锁定,我暂时把这种形态叫做独立混合云。

要讨论IBM有没有机会,我们只需要讨论独立混合云能否一家独大即可。

按照独立混合云的逻辑,他们是“中立的”,所有公共云厂商都是他们的云计算资源供应商,随时可替换,客户不感知,只知道自己在用混合云平台。

这让我想起一种叫做聚合器的理论。

该理论由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发明。他说任何一种商业活动中都存在三种角色,分别是供应商、渠道和消费者。生意要做大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整合,一种是纵向整合。比如对一个渠道来说,他可以横向去整合其他渠道,进而通过控制分发来获得上下游的定价权;他也可以纵向去整合供应商,进而通过全链路优化来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他还发现,在互联网之前,成功的纵向整合往往是向后的,即渠道整合供应商然后服务客户,比如报纸、酒店或电视台,但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整合却经常是向前的,即渠道整合客户反过来影响供应商,比如Airbnb、Uber和Google。

Ben Thompson管这种模式叫聚合器,相应的,背后理论便是聚合理论。

在聚合理论中,聚合器有三个典型特点,第一是直接与客户建立链接,第二是边际成本为零(数字产品,无限复制),第三是随规模扩大获客成本逐渐降低。其中第三点是聚合理论最吸引人的一点,他决定了聚合器可以赢家通吃。比如Uber,他的客户越多,吸引的司机便越多,而司机越多,平台就越有竞争力,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客户,于是获客成本便随着平台的规模扩大而逐渐降低了,越跑越快,一旦跑起来竞争对手就很难追上了。

如果独立混合云符合聚合理论,那凭借红帽和IBM在传统IT市场的多年积累,他们绝对可以聚集一波启动客户,滚起这个雪球。而是否符合的关键,就在聚合理论的第三点,在这点中,聚合器必须能够持续通过聚合供应商来提高自身吸引力,进而持续降低获客成本,这要求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供应商可供整合。

对独立混合云来说,他的供应商就是公共云厂商,那问题就变成了公共云厂商会有多少个。

大家可能听过五朵云的说法,其实这源于IBM的老沃森在1943年讲过的一个笑话,当时他说全世界只需要五台计算机就够了,这显然是错的,但到了云计算时代,这句笑话反而成了终局断言被大家奉为圭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