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妙招打造一个网红 让你轻松搞定营销
这个解释不完全对。其实现在网络上随随便便都可以搜出几百张照片的脸蛋是好看的,而且现在很多名气不大的主播们其实脸蛋都不差。那为什么她们没有成为网红,反而诸如主播董小飒(没有黑董导的意思,只是讲事实)这样大众脸的能成为网红呢? 说明除了外貌,网红其实还提供着其他更重要的核心价值——在一 个群体 中,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 。 网红的核心价值 = 群体归属 * 群体中扮演的角色 下面我为大家从群体和群体中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给大家逐一分析网红可以提供的核心价值。 群体归属 一讲到群体,大家首先会想起最明显亲近的是什么群体呢? 答案是血缘亲缘 。从原始的采集社会一直到现在,亲人们都是大家最信得过的自己人(也因此如果亲人的推荐产品,服务更容易产生购买)。 但是一个网红可能与所有观众都有血缘关系吗? 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名义上有可能,这样可以极迅速地和大众拉进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很多中韩明星,甚至有名的富二代都以“国民XX”自居。 网红们可以选择和观众形成的群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共同爱好 在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因为娱乐的多元化产生了很多亚文化的圈子(想了解什么圈子就到某度贴吧上直接搜就能看到)。 共同的爱好成为了这些圈子成员最大的联系纽带。 一个网红可以把自己定位到某一个圈子,最典型的要数游戏主播了。从最早直播英雄联盟的主播到后来直播炉石传说,浪人杀,吃鸡,这些网红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所在亚文化圈子的爱好者。(甚至在直播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更加冷门的直播圈子) 除了游戏直播,还有很多在B站,Youtube上面的视频制作者都是围绕某一个爱好进行创作,比如专门翻唱之类的。 总之,共同的爱好是很多网红和观众形成群体的重要纽带。 2. 共同厌恶 有共同爱好就自然有共同厌恶的,这种群体的基本心理是“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最经典的其中一个案例就是某自媒体人在讲述自己轻松写出十万加爆文的经验就是“骂男人,往死里骂”。 从心理学的平衡理论来解释,就是就是当你和我对待某一个事情的态度都为负数的时候,我们之间是正关系的肯能性非常大 ,因为心理平衡三角需要乘积为正。(更多平衡理论的解释可以参考之前的“消费者的七宗罪”文章) 这种群体体现在行为特征上就是一起吐槽 ,对象可以使某一类人,某种价值观或者社会现象。 比如Papi酱就是吐槽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但虚伪的现象,咪蒙吐槽女生非独立的人格,金融街李莫愁吐槽渣男。除了自媒体,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网络上会出现许多自发的群体,比如对抗吃狗肉的行为,对抗精日等等。 对于这类群体,网红和观众的关系就是找准一个共同的敌人,往死里吐槽 。 3. 共同的身份归属 最后一个群体的特征是身份的归属。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熔炉般的社会里面,身上总有许多标签是我们自己获取或被动接受的。这些标签代表了我们和什么人群有共同的身份归属。这种标签主要可以分成四大类。 (1)地缘身份归属 老乡从来都是群体一个很典型,清晰的标签。从古代官场里面的同乡朋党(比如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齐,楚,浙三党),到近代社会的同乡会,地缘身份拥有相似的语言,习俗甚至生活习惯上很容易把人分群。 当主播在直播或者短视频里面用某地方言,或者某个地标作为背景的时候,很容易能得到有相同地缘身份群体的认同。 (2)价值观归属 相对于地缘,价值观是一个没那么清晰的标签,但是却会在网红们日常的沟通里面不经意地表露出来。 比如乐观热闹爱自嘲的网红所形成的群体和高冷理性毒舌的网红的群体会很不一样,因为他们归属的价值观并不一样。再比如韩饭和日粉的群体也会非常不一样。 (3)社会地位归属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